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带来的不全是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一个附加品,就是性开放。
性开放表现在不仅仅是性意识的复苏,两性之间的平等,性话题的公开,性教育的提前,而随着女权地位的上升,隐藏在现代女性身体内的某些性欲望,性妄想也正悄然膨胀。尤其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女孩,如果在性教育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就会出现如10岁幼女产子的现象。
10岁,这原本就是一个儿童期的孩子。即使她已当了妈妈,也不能改变她是个孩子的事实。这明显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得不感叹,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社会太开放的结果,还是我们在探索青少年性教育过程中的必然?
作为家有女儿的妈妈,我不愿意相信这是青少年性教育过程的必然。即便是,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成为性教育的牺牲品,成为这其中的必然。
性,即使在如此开放的年代,它依然是一个敏感的字眼,一个欲语还休,羞于启齿的话题。在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上,我想我们普遍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无法准确把握,更别说科学而正确的引导了。
出于对孩子负责,这副重担父母必须要承担起来。尤其是我们家有女儿的父母,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此事,让自己的女儿从小接受性教育,让性教育不再羞于启齿,让性不再遮遮掩掩。我们知道,“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总是美好的,让人特别想掀开那一帘遮挡幕,一探庐山真面目。
好奇心人皆有之,没有好奇心也就不会想去尝试,如果打消人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呢?要么完全遮挡起来,要么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关于性是在这个社会中是无法完全遮挡起来的了,那么,我们只好让她完全暴露出来。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我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思考。
首先,父母必须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性,不是一个隐晦的话题,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如吃饭、穿衣、逛街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所以,当孩子问起“我从哪里来”时,不要觉得突兀、难堪,就像平时说话一样给孩子解释她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其次,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要进行不同的性教育。比如一岁孩子,教她认识身体的各种器官,包括屁屁,尿尿,乳头,肚脐等。爸爸妈妈有的,她也有,当然,有的是不一样的。两岁以上的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分清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甚至包括男孩是站着尿尿的,女孩是蹲着尿尿的,妈妈应该试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这样的原因。三岁以上孩子要教育她,不要让陌生人随便摸,哪些地方是绝对禁止别人摸,也不允许裸露在外的。
七八岁的孩子要告诉她和异性应该怎么交往,要注意些什么,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十几岁的孩子则要明确告诉她如果和异性发生关系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危害等等。让孩子从小接受性教育,到她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她已经对性不陌生了,没有好奇心,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和抵抗力。
再次,尝试对孩子进行体验式性教育。道理再讲总是空洞的,生活中更多的应该给性教育空间,给孩子更多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不是狭隘的性体验,而是一种性教育体验。比如在孩子对男女性别感兴趣时,可以给孩子看人体生理结构图,明确告诉她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并告诉她哪些是男女的隐私部位,是不能随便给人看的。在孩子对两性之间的亲吻拥抱牵手感兴趣时,应坦然告诉她那是因为双方相爱才会有的自然举动。
就如妈妈爱她,也会亲她,拥抱她一样。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应花更多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不仅要做可依赖的家长,更要做贴心的朋友。如果孩子有异性交往,切不可粗暴阻止,顺其自然,让孩子体验两性交往的过程,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做到科学引导。
第四,对孩子身体和心理上更多关爱。如果作家长的只是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偏激执拗,更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孩子如果出现身体或精神状态异常,父母应多关心。
平时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不要真的等孩子十月怀胎生产时,才知道女儿怀孕了。其实,即便我们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了,但谁能保证孩子不在青春期的躁动下不会一时冲动犯错,不受到性伤害呢?适当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学濮存昕,在女儿书包里放上安全套?不是鼓励孩子实践性,而是减少女孩怀孕和性传播疾病,将性伤害减少到最大,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吧。
本文由()小编编辑整理
推荐阅读:孩子最不喜欢的八种妈妈 5种技巧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儿童心理发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