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家长多和宝宝谈话可提高宝宝智力

来源:未知

   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家庭的对话,发现家长的说话方式主要有两种:社交型和指示型。

   指示型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基本上都是清楚的命令,比如:“拉住我的手”,“把电话给妈妈”,“好好吃饭”。

   社交型家长则会在谈话中使用“什么”,“怎样”和“为什么”。他们会不断想去理解他人:“我真想知道她为什么没来电话?”或是“你觉得咱们应该去哪里?”他们常常会问孩子这类问题,把他们带入自己的思路。

   社交型家长的孩子会从这种对话里得到显著的好处。他们普遍地更早学会读写,在学校的功课也更优异。对这个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在不断地理解其他人和事情的过程中,社交型家长无形中引导了他们的孩子思考与逻辑。也就是说,他们在告诉孩子:要是想加入咱家人的谈话,你得动脑子才行。难怪它的影响能够持续孩子一生。

   指示型家长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回答,他们只希望看到指示被遵守。这就是说他们的孩子不需要思考答案,也不用加入谈话。

   我是一个以学为主的幼儿园园长及老师,我从很多孩子家长身上看到的,是他们与朋友谈话时是社交型,但与孩子谈话时就变成指示型的了,谈话由充满互动的交谈变成了简洁而有效率的命令,内容也变得枯燥乏味。

   儿童的智力发展非常快,往往在几个月间他们就能学会大量东西。家长要想应付如此快速的发展,重点在于提供给孩子丰富多彩的词汇库和能刺激他们思考的谈话。

   虽然有的时候,简单明了的指令在孩子身上更有效果,尤其是两三岁的小孩,然而,从长远看,能够带动孩子一起参与,才是对他们更有益的。

   

上一篇:培育聪明宝宝爸爸一定要做的10件事
下一篇:警惕“打屁股”也会影响宝宝智商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