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新生儿对声音会有反应吗?
在新生儿还不能清晰地说话时,常会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其实,这就是新生儿对身边声音所做出的回应,因为在新生儿此时已经开始发展出对语言的辨识能力,而尽早增强新生儿对语言的辨识能力,将对其将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大有帮助。
语言辨识能力的发展
声音辨识从胎儿期开始
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在胎儿期就发展完成,胎儿在子宫内已经开始接触许多声音,通过听觉来踏出探索外界的第一步。有研究显示,刚出生的新生儿对于在胎儿时期常听到的音乐会有明显偏好,这正说明胎儿已经具有声音辨识能力。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不妨多和肚子里的新生儿说说话,不仅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也能让新生儿习惯妈妈的声音,为日后语言学习打下基础。请注意,与肚子里的新生儿说话时应放慢速度,还要避免太高或太尖的语调。
刚出生就对声音有反应
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对声音有所反应。当听到妈妈的声音时,新生儿的情绪显得比较安定。而听到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时,他则会因为受到惊吓而睁大眼睛或大哭。
听觉是重要的信息接收渠道,新生儿首先要能听到各种声音,然后才能通过模仿声音来发展出语言能力。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多跟新生儿说话,以提供丰富的听觉刺激。
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
到了4~6个月大之后,新生儿对周围的声音有更加敏锐的反应,此时新生儿会通过偶发性动作来发出声音。
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
大约从7个月大开始,新生儿就可以熟练地发出韵母或声母,而且开始模仿特定的音调。等到8个月大左右,新生儿逐渐就能理解某些情境常用的语汇指令。这时,新生儿已经学会用声音来表达需要。
说出有意义的词语
到了1岁左右,新生儿就已经发展出使用“词语”的能力,并且会进一步模仿大人说话,逐渐说出越来越多有意义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