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与孩子说话
孩子年纪渐长,开始能与成人简单沟通之后,家长应多和孩子说话,并且用心倾听孩子的一言一语,最好能多制造让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适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让孩子能够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产生自信,这也能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
2.摒除功利心态,让孩子快乐学习
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都只是希望孩子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是当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音乐学习成效、学费是否花得值得等问题。然而艺术领域的学习并非立竿见影,总是要在多年之后才能看到,操之过急的家长,只会让原本应该是增加生命美好经验的音乐学习,变成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并且让音乐融入他生命的权利。但是不要在任何阶段评判音乐学习究竟值得与否,更不要去定义孩子有无音乐天分,让孩子学习音乐就像在炖一锅好汤,如果频频掀开锅盖想一探究竟,只会让原本酝酿的香气不断流失散逸。
3.启发音乐智能从胎教开始
健康的宝宝,来自于健康的母体。怀孕期间因荷尔蒙的变化,容易造成妈妈情绪的波动,因此在怀孕期间,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是母体健康的关键之一,而音乐,正是能够舒缓稳定情绪的最佳媒介。怀孕2周时,胎儿的内耳已经开始形成,约第5周时发育完全;怀孕6个月时,胎儿的听觉系统已能感受到母亲的呼吸和心跳;7个月后,胎儿对外界声音的刺激渐有反应。也就是说,当宝宝在妈咪肚子里时,就已经能逐渐感受到外部声音的变化。
因此,妈妈在怀孕期间多听音乐,勤做“音乐胎教”,除了可以减轻自身压力、舒缓情绪,还能使血流速度、血管收缩正常,为胎儿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再者,通过音乐产生愉快的心情,还能促使妈妈体内分泌良性荷尔蒙,强化妈妈与胎儿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可以提高胎儿的音乐智能。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有这样的经验:孕期中经常聆听的音乐,孩子出生后,只要在他哭闹时播放,孩子就会逐渐安静下来。
4. 家长亲身参与和鼓励
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妈妈就可以抱着他跟随音乐起舞,并试着用不同的声调和小宝宝说话,或利用不同的声音吸引小宝宝注意。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可以慢慢累积孩子的音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