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惩罚?

来源:未知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惩罚?相信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都是难以抉择的一个话题,同时,这也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中国教育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当代的年轻父母年幼的时候,相信大多也受过父母的“藤条焖猪肉”。但是,随着现代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及格的父母”,这无疑是对千百年来信奉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一大飞跃,同时,也给了我们的父母一道大难题,不知道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

  惩罚孩子,父母心疼,孩子伤心,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不惩罚呢?又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改正孩子不听话的毛病,让孩子听话。面对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即便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对孩子就应该赏罚分明,一味鼓励而没有惩罚是对孩子的溺爱,孩子需要约束,适当的惩罚能更好地控制其行为,也让他们学会负责。也有人持以反对意见,认为对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要多赏识他们,而惩罚会使孩子的信心受挫,也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其实惩罚孩子的方式并不只有打骂,而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未尝不可。但是,就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的,惩罚是一种敏感性极强、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掌握惩罚的技巧,把握惩罚的度量,否则,就会出现反效果。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过程中,父母应注意以下九个原则:

  1、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2、对事不对人,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做错了什么才受惩罚,并告诉他正确的行为;

  3、选择合适的惩罚方式,以提升教育效果;

  4、惩罚孩子要审慎,切不可滥用惩罚,不能造成身心伤害,切忌在盛怒之下惩罚孩子;

  5、惩罚孩子不可采取杀鸡吓猴、报复、翻旧账、连带等方式;

  6、不在公开场合惩罚孩子,应该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的地方,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

  7、惩罚后要适当。安抚,告诉孩子父母真心爱他,希望他能学好;

  8、如果孩子能改过,应该立即赞美,让他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惩罚才有意义和效果;

  9、处以措辞、与其,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10、出发内容须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上一篇:2-3岁宝宝不听话“另有隐情”
下一篇:宝宝不听话,能动手打他妈?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