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与音乐结缘

来源:未知

你也许在为不满一岁的宝宝随着音乐起舞而兴奋不已,也许在为已经三岁的宝宝唱歌跑掉黯然神伤?面对神奇的“音乐细胞”,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辑/朱田田 图片统筹/静媛 摄影/ 模特/ 特别感谢/赫柏古典音乐俱乐部

音乐在孩子身上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恐怕是大多数父母的切身感受。它可以很快安抚孩子的情绪,它比任何教育都易于被孩子接受,它成了最简单有效的家庭活动,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生活常识甚至数数、识字。那么,面对音乐,这种上天的恩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才能保护和继续开发孩子的潜力,让音乐成为他受用终生的一种乐趣呢?

1 一切从婴儿期开始。不要以为让这些懵懵懂懂的小家伙听音乐是对牛弹琴,这个时期帮助他建立节奏和旋律的感觉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他们从音乐中获得满足的开始。

2 在客厅和孩子的卧室都放置可以播放音乐的设备。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因此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客厅和他的卧室放置录音机、CD机或者收音机,随时可以让孩子聆听到乐音。

3 允许孩子制造各种声响。两三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身边事物发出的声响,筷子敲到碟子边缘的声音,核桃在地板上滚动的声音……所以,只要他的举动不是过分扰民,就不要阻止这种对声音的探索。到了五六岁,他的野蛮创作自然会变得和谐悦耳一些。

4 随音乐起舞和高歌。鼓励并且带领孩子跟随音乐来做出动作,并且放声歌唱。不要担心你们的动作不好看,或者五音不全,只要让孩子感受到音乐带给你们的愉悦就好了。

5 让音乐更加生动。你可以准备一个小木棒,一边听交响曲的时候,一边假装指挥的模样陶醉其中。你还可以在孩子用铲子敲击锅沿的,饶有兴趣地坐下来,问问他最喜欢哪个锅发出来的声音,并且给他演示什么样的声音叫做“柔和”,什么样的叫“低沉”,什么样的叫“刺耳”。

6 给他提供接触各种乐器的机会。时常带孩子到乐器行转转,在那里总会遇到正在挑琴的专业人士。让孩子看一看小提琴和二胡有什么不同,听一听电吉他可以发出什么样的的奇妙声音,看一看古筝是怎么弹的,或者借机会亲手触摸一下钢琴的琴键。这些都会提升他对音乐的兴趣。

7 把玩具乐器放在孩子随时可以接触的地方。不要把他的小木琴、小铃鼓束之高阁,放在他随手可及的地方吧。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释放,让孩子只要想,就能随时奏上一曲。不过购买玩具乐器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音质是否优美,音量是否可以调节。不要让孩子小小的耳朵被噪音毁掉。

8 鼓励孩子当众表演。获得认同和赞赏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所以父母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能够当众表演。

9 参加一次音乐会。观看现场演出,绝对会是一次惊心动魄、回味无穷的体验。即使孩子不能完整地听完就闹着要走,他也已经吸收了该吸收的部分。注意,你可以把演出的范围理解得广一些,音乐会只是一种形式,此外,芭蕾舞剧、音乐剧,甚至京剧等戏曲,都是让孩子感受音乐的好机会。不过孩子较小的时候,最好不带他参加交响音乐会和摇滚演唱会,现场如雷的声响可能会吓着孩子,甚至影响听力。

10 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醉心音乐的。即使是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父母,一样可以鼓励孩子多多接触音乐。孩子们在意的是你的声音,你醉心于音乐的感受,以及制造声响的快感。

11 不要限制孩子听某一类的音乐。相反,你应该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能够接触到各种音乐类型,儿歌、民谣、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以及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

12 不要太早让孩子进入到高度发达的乐器的学习当中。因为5岁以前的孩子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手指的小肌肉不是非常发达,自控能力也还没有特别充分地发展。如果他直接进入到器乐演奏的学习,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很可能就此对音乐丧失兴趣。

家庭音乐教育的n个疑问:

回答问题专家:王甘(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

Q:音乐胎教到底有没有用?

A:关于音乐胎教的作用说法不一,但它最起码能够让母亲心情愉快,这对未来的宝宝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可以为我们带来情绪和身体的良好反应,这些都跟宝宝紧密相关,而不仅仅是一定要把音乐乐曲灌输到宝宝的耳朵里,才叫让他欣赏音乐了。

Q:很小的宝宝适合听什么样的音乐?

A:对小婴儿来说,最最重要的是能够听到、看到他周围的成年人对他哼唱。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着他不知不觉地边摇边唱,给他朗诵一些节奏感很强的儿歌时,这种面对面的、有情感交流的、有互动的音乐活动,对孩子的音乐发展其实是最最重要的。

Q:我的孩子在听到音乐后会高兴地扭动身体,我该怎么保护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呢?

A:有不少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听到音乐时会跳舞、扭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更丰富的音乐环境,来保护和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过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可能就会消失,但是那并不表示孩子从此对音乐不感兴趣了,所以也还是需要保持丰富的音乐环境。

Q:一岁左右的孩子听到音乐没有太大反映,是不是证明他没有听进去?

A:亲子班上的很多孩子都是上课的时候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反应,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他突然复述出课堂上的内容。这正是婴幼儿无意识吸收最好的体现。所以,父母们应该有释然的心态,不要认为马上表现出结果才是学习了。

Q: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五音不全,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也缺乏音乐细胞?

A:现在下这个结论为时过早。音乐细胞人人都有,关键在于9岁之前的音乐环境丰富与否,质量高低。所以,越是五音不全的家庭,越需要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音乐活动。如果父母能够随着孩子音乐能力的增长,提高自己的感受力,更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好事。

Q:我的孩子3岁零3个月,她唱歌跑调但还特别愿意唱,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A:这完全正常。只有极少数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音准方面很突出,大多数孩子要到五六岁才能达到基本的音准。所以不用着急,只要她能够经常听到丰富的音乐、歌曲,而且大人们不去嘲笑孩子,甚至陪她一起唱,这个阶段肯定会过去的。

Q:我带孩子参加了亲子班,但是却不知道回到家里可以做什么?

A:学龄前的音乐教育就是非正规的一些活动,主要是为了体验。所以,你们可以尝试在家里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古典音乐、儿童歌曲、父母喜欢的流行音乐。在听音乐的时候,添加上游戏的性质,比如用一些小打击乐器一起敲敲打打,让孩子扮演指挥比比划划,这些都是可以开展的活动。

Q:对于那些根本坐不住或者很难安静下来的宝宝,该怎么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呢?

A:音乐活动并不是全静止的,早期的音乐学习反而是强调身体的动作,并不是说只有静静地坐在那里才是学音乐。所以对于比较好动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他的兴奋点出发,寻找一些它感兴趣的音乐内容作为突破口,逐步进入系统的学习。

Q:我的宝宝对一些音乐表现出恐惧和排斥,我应不应该从此回避这些音乐?

A:这里边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孩子对某一类乐曲产生了极强烈的反应,想坚决避免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强迫孩子。但如果他只是情绪上发生一些变化,父母可以跟他有一些交流。比如把他搂在怀里,让他讲讲自己听出了什么,然后再和孩子分享你的感觉,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

TIPS:如果为小宝宝选择音乐

1 从一些柔和的精选集开始,比如一些古典音乐和轻音乐。

2 玩一些节奏游戏,比如通过电子琴里面存储的现成节奏,让孩子感受爵士和进行曲的不同。

3 让孩子充分接触不同的音色和韵律。

4 让孩子听你最喜欢的歌,特别是那些你能够唱出歌词的歌曲。

5 听一听简单的外文歌曲。

6 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调整你给他提供的音乐,比如当他听到某几类曲子时表现出安静、陶醉和精神高度集中,就说明他喜欢。

7 找一些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给孩子听。

8 尽可能降低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噪音,看电视的时候请调低音量。

9 避免感官疲劳,给孩子一些安静的时间。

TIPS:音乐亲子班的学前准备:

1 在家的时候给他玩乐器的机会,并且逐步添加乐器的种类。.

2 邀请同龄的孩子到家里来,和他一起演奏和演唱。

3 通过其他一些游戏活动,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的感觉。

4 可能的话,早一点儿到达亲子班教室,让孩子在还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先适应一下环境。

5 作为集体活动的新成员,你应该尊重孩子的节奏和意愿,如果他希望从你的臂膀中感受到安全,你不妨多抱抱他。如果他想休息一下,你就带他出去透透气。当他不再感受到压力时,很快就能够适应了。

TIPS:让孩子爱上音乐的6个小游戏:

1 拍手游戏。你可以示范,按照某种节奏来拍手,然后鼓励孩子模仿你的节奏拍击。

2 自制乐器。用木勺敲击可乐罐的边缘,或者是装了半杯清水的玻璃杯。

3 歌曲填空。请孩子和你一起唱歌,唱的过程中故意停顿下来,让他填充你没有唱出来的部分。

4 口技表演。告诉孩子怎样用嘴制造出不同的声响:弹舌头、吹口哨、哼哼唧唧……

5 改编歌词。尝试把孩子的名字放进歌词里去,那样他会很兴奋,也会越发留意歌词以及歌词和旋律的配合。

6 利用洗澡的时间,捕捉奇妙的声音。听听小桶舀水的声响,湿手拍击湿湿的身体的声音,趟水的声音,甚至把洗澡水倒掉后下水道里传来的汩汩的声音。

  

上一篇:孩子唱歌跟不上节拍怎么办
下一篇:坏习惯毁掉宝宝小乳牙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