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小测试:子宫在恢复吗?
自摸
子宫恢复得是否良好,可以通过触摸来检查。检查刚生产后的子宫底,从肚脐处可以触摸得到,如果子宫恢复得好随着子宫的收缩,子宫底的高度每天会下降1~2厘米,约两周左右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血色
随着子宫的恢复,宫内的血液会不断被排出体外。而子宫强力的收缩会逐渐将血管的开口压住。一般情况下,产后3周左右出血就逐渐干净了,也有少数妈妈会延长到6周左右。
根据产后出血的性质和阶段性,可分为:产后3~4天,出血量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产后7天左右,出血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量多的是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称为浆液性恶露;产后10~14天,出血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称为白色恶露。
正常的出血颜色是:鲜红→暗红→深黑→淡红色→无色。
阵痛
产后的子宫在强而有力的收缩过程中,妈妈会感到明显但不强烈的产后宫缩阵痛,大约会持续一周左右。而且,这种宫缩痛在哺乳时会更明显。
子宫恢复也“偷懒”
子宫要完全恢复健康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需要妈妈精心照料。一旦照顾不周,就很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不好、还是很大很柔软、迟迟不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褐色出血持续不断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
血量猛增
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险。
这是产后子宫恢复不全最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妈妈们要特别注意。
突然长出“小肚腩”
有些妈妈生完宝宝后,小腹一时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大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
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当然还要看出血情况。
Tips 小测试:子宫受伤了吗?
压痛
子宫复原不全的妈妈,子宫迟迟不入盆腔,用手摸时总能摸到子宫底,按压时还会感觉疼痛。
血量多
如果出血量很多,且颜色为暗褐色或红褐色,持续时间长达10天左右或更长,就很可能是子宫复原不全引起的。
异味
观察出血情况时,如果发现有难闻的臭味,则有可能是并发感染了。另外,若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量很多,有时还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也是子宫复原不全的表现。
干扰呵护的“夙敌”
其实,子宫很委屈。并非它有意“偷懒”,不认真恢复,实在是遭遇一些难对付的“夙敌”,有些“招架不住”。
1、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如果胎盘或胎膜剥离不完整,就会出现持续出血,有时还可能大量出血。
2、子宫蜕膜脱落不全。蜕膜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脱落,如果脱落不完全,容易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3、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4、子宫过度后屈,使恶露不容易排出。
5、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量会增多。
6、如果产后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也会导致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7、倘若妈妈年龄较大、健康情况不理想、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产后子宫的复原。
快速复原N招鲜
绝大部分妈妈生完宝宝后都能顺利恢复。不过,要想恢复得又快又好,还需要妈妈们自己做点“功课”!
妙招一:及时排尿。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粘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产褥期别“赖床”。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妙招四:别当脏妈妈。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妙招五:按摩。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Tips:产后轻运动
分娩后,除了子宫要恢复外,骨盆腔组织也要恢复。否则,下半身会有下坠感、容易腰酸,同时也容易引起尿失禁的毛病。骨盆组织的恢复,必须避免下半身,特别是下腹用力,像搬重物、下蹲的动作,在生产后半年内应尽量避免。不过进行一些产后运动,比如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或膝胸卧式运动,则能使子宫和下腹有效收缩和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