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少怎么办?羊水过少预示着什么问题

来源:未知

     羊水少怎么办?羊水过少预示着什么问题 ?羊水过少,也是胎儿异常或母亲潜存疾病的重要表现。即使当时胎儿没有异常的情形,等出生后,此类新生儿的周期性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比一般婴儿高。因此,当出现羊水过少现象时,应立即先找出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

  1 母亲方面:母亲存在水分摄取不足、低容积血症、药物影响、妊娠高血压等状况。

 


 

  2 胎儿方面:妊娠早期破水、胎儿生长迟滞、胎儿过期过熟、胎儿异常(如: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盘功能不足。

  3 其他方面:医疗导致或没有明显原因。

  找到病因后,应该对症治疗。例如:当发现孕妇有早产破水的情况时,必须检测是能够继续安胎,还是感染已相当严重必须及早生产;当发现有胎儿异常的情形时,必须确定是胎内治疗还是提早生产,或是足月生产再治疗等等。

  假如羊水过少又合并有胎儿生长迟滞,那就必须考虑提早生产,因为这已经意味着存在某种程度的胎儿窘迫,继续怀孕无法确保安全。

  此外,长期羊水过少也会使胎儿受压迫,产生面部畸形或手脚姿势不正确,因此必要时还应该给予羊水灌注,增加羊水量。

  羊水过多过少的干预手段

  西医:严重时需放水或补液,见效快但有创伤风险

 


 

  当羊水量只是偏多时,可采取一般治疗,如多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低盐饮食等。当羊水量增多明显,出现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时,可从孕妇腹部穿刺子宫放羊水。药物治疗可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主要机理是通过减少胎儿尿液的生成使羊水量减少。

  对于羊水明显过少的孕妇,西医干预的手段主要是补液,通过补充血容量以期增加羊水量。如果羊水明显过少且出现脐带受压等症状,可给予羊膜腔灌生理盐水。

  提醒:

  穿刺子宫放羊水为有创伤的操作,有发生胎盘早剥、出血和感染等风险,一次放水量不能超过1500ml,否则宫腔压力骤减易引起胎盘早剥或休克等后果。如果此后羊水再次增多,3~4周需要再次穿刺放羊水,易给孕妇造成身体及精神上的创伤。

      而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药物存在使胎儿发生动脉导管提前闭合的副作用,不宜长期应用,实际临床也很少用。

  羊膜腔灌注补液增羊水同样也是有创治疗,如果多次输液,还存在引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

  中医:食疗调治无副作用,适合慢症救不了急

 


 

 

  羊水过多称作“胎水肿满”,又称“子满”,在《胎产心法》等中医古书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水分,或气机不通畅,打破了羊水产生和吸收的平衡,造成羊水的产生大于吸收,因此越积越多。治疗上主要是健脾去湿,以达到减少羊水的目的。

  出现这种症状的孕妇,越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中医在临床上常用源自《千金要方》的经典方药“鲤鱼汤”来调治,具体用法是:鲤鱼1条,去内脏,加白术15g,陈皮6g、茯苓15g、当归12g、白芍12g,生姜6g,煎浓汤,去药材,饮汤吃鱼,通常服用3~5剂即有明显的效果。

       因鲤鱼肉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的功能,而白术、茯苓、生姜、陈皮具有健脾理气的功用,配合当归、白芍养血安胎,可达到去水而不伤胎的双重功效。另外,冬瓜皮汤、白扁豆,赤小豆煎水代茶饮也可用于利水以减少羊水量。

  羊水过少与中医所论述的“妊娠胎萎燥”表现类似,是由于气血虚弱、阴虚以致胎水匮乏、胎萎不长。中医的治疗重在养气血、补脾胃及滋阴,使孕妇精血充足、胎有所养,常用的食疗方是“胎元饮”加生地和麦冬,

 


 

具体用法是:人参15g,白术15g,炙甘草6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15g,杜仲20g,陈皮6g,生地黄15g,麦冬15g。此方有助补气、养血、滋阴,能够增加羊水的产生,从而增加羊水量,通常服用5~7剂即有明显效果。

  提醒:

  虽然中医药食疗法基本无副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只建议出现慢性羊水异常症状的孕妇尝试,早期治疗效果更佳。对于出现羊水急速增多或减少的异常症状者,还是应根据孕周和母婴的情况及早处理。比如,出现羊水明显过少且妊娠已足月时,应考虑终止妊娠,给予引产或剖宫产。

       本文由怀孕初期应注意什么()小编编辑整理

上一篇:生孩子打麻醉药对胎儿会有影响吗?
下一篇:过了预产期可是肚子还是没动静如何催生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