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产儿是在还没有完全足月的情况下出生的,在生理发育上面还有些没有完善,故而在宝宝护理问题上,应该更加细心。早产儿出院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作为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因为大部分早产宝宝出院时还没足月(没到预产期),各系统和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活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发生问题,所以不能像对待足月宝宝那样来对待他们。
一方面,家长要有信心能够养育好自已的宝宝;另一方面,要遵照医生的指导,给宝宝特别的关注,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早产宝宝的居家环境
★ 居室通风,不要有穿堂风。
★ 室温适宜(冬季24-25℃,夏季27-28℃),湿度50%-60%。
★ 接触宝宝前和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
★ 注意奶瓶清洁和消毒,妈妈哺乳时先将乳房清洁再喂奶。
★ 勤换尿布,大小便后清水冲洗,少用湿纸巾,保持臀部干燥。
★ 经常洗澡,不需每天使用浴液或洗发水。
★ 脐带未脱落前,每天2次用酒精消毒脐带残端,保持干燥。
★ 衣物用全棉制品,经常清洗更换,被褥经常晒。
★ 衣被厚薄要适宜,以手脚暖和而脖子下面没有汗为准。
★ 在家里不要用包被将宝宝包裹的紧紧的。
早产宝宝的支持性护理
早产儿刚出院回到家,家中应为孩子创造温馨的环境,首先父母要克服焦虑的情绪,将全部的精力用于科学合理的养育孩子,让孩子吃好睡好,快速成长。
早产儿绝大多数时间在睡眠,胎龄越小睡眠时间越多,每天要睡20多小时,除按时喂奶外尽量不要打扰孩子的睡眠。护理时间要集中,如洗澡,换衣,换尿布,喂药,吃奶,尽量集中在一起做。居室要安静,光线半暗。
宝宝什么情况下说明接受刺激过多了,如皮肤发花,发绀,呼吸不规则,抖动,惊跳,四肢变得无力或过多伸展活动,烦躁,哭闹,有这些表现说明宝宝累了,不要再打扰宝宝了。这时要将宝宝用棉包布松松的包裹起来,白天可将宝宝抱在怀里,如有可能每天有一定时间让宝宝躺在妈妈胸前,皮肤接触皮肤,像袋鼠一样护理。
抱宝宝时要轻柔缓慢,说话声温柔小声,有的宝宝只能接受一种刺激,如注视宝宝时不能说话。要让宝宝尽量保存能量,恢复精力,才能逐渐像正常足月儿一样强壮起来。
一般情况下,早产宝宝出院后在6个月以内,每月复查一次;6个月之后,根据宝宝的情况,由医生决定1-2个月复查一次。一岁以后2-3个月一次,直至2岁。每次复查时医生会询问宝宝的喂养和护理过程,每月有什么进步和变化。
检查宝宝的体格生长、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告知家长宝宝在相同月龄孩子中所处的水平如何,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有差距。通过定期随访,医生能够及早发现早产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信号,如肌张力异常或姿势异常等,并根据宝宝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指导早期干预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使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由()小编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