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对儿童生长的影响
脑垂体有哪些生理特点?
脑垂体分为腺脑垂体和神经脑垂体。腺脑垂体的分泌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泌乳激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神经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脑垂体激素的功能如下:
生长激素:促进整个体内各种组织及内脏器官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增生及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增生及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卵泡刺激素:在女性能使卵泡成熟后分泌雌激素,在男性能刺激精子形成。
黄体生成激素:促使成熟卵泡转变为黄体。
泌乳激素:促使乳腺增殖和发育,刺激乳汁分泌。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能刺激皮肤的黑色细胞合成黑色素。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另外还有使动脉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的功能。
催产素:能刺激子宫肌肉收缩,特别是能使怀孕后期的子宫强烈收缩,有利于分娩,哺乳期使乳腺泌乳。
脑垂体功能紊乱对儿童生长有什么影响?
脑垂体对小儿生长发育、性器官发育及成熟均有显著影响。幼儿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停滞,则成年后身材矮小,身高仅1~1.2米,但身体各部分比例相称、智力也正常,称为垂体性侏儒症。相反,如在青春期前患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便可生长过度而长成身高2.3~2.6米的巨人,称巨人症。若在青春期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此时由于骨骺已闭合,长骨不可能再向纵向生长而只可能向宽厚方向发展,尤其以骨端和头面为甚,以致形成手掌过大、手指粗大、鼻及下颌过大的肢端巨大症。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时,可出现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增多,称为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