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脊柱、脊髓、四肢和躯干有什么特点?

来源:

小儿的脊柱、脊髓、四肢和躯干有什么特点?

小儿的脊柱有什么特点?

胎儿和新生儿的脊柱从侧面观看没有成人特有的弯曲,几乎是直的,当小儿开始抬头时(生后2~3个月),就出现颈椎前凸,当6~7个月小儿开始能坐时,就形成胸椎后凸。当1岁时小儿开始站立及行走,就形成腰椎前凸。最初这些弯曲是不恒定的,当小儿仰卧时仍可伸平。小儿的两块脊椎骨之间,软骨层特别发达,所以在体位不正或长时间一侧扩张,都会引起脊柱变形。患有佝偻病时,坐位常出现脊柱呈弧形后凸。所以为了防治脊柱发育畸形,应注意使小儿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脊柱长期负重,及早治愈佝偻病。

小儿脊髓有哪些解剖生理特点?

脊髓的发育较早,出生时构造已基本完善,已具备功能,2岁时构造已接近成人。小儿的脊髓相对地比成人长,在胎儿时达第2腰椎下缘,4岁移至第1腰椎,了解脊髓之一解剖特点,在施行腰椎穿刺时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可避免穿刺时损伤脊髓。

小儿的四肢和躯干有什么特点?

四肢和躯干相比,相对地较短。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增长速度远较躯干增长迅速。四肢短于正常的,常见于呆小病、软骨营养障碍等,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小腿有些向外弯曲,是一种生理现象,至6~12个月时逐渐改变接近于正常。2~7岁小儿有轻度膝内、外翻,尚若正常情况,如果不是患有佝偻病,膝内、外翻可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纠正。小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驰,关节容易脱臼,故不易过度牵引和复位,如果发生脱臼,较易复位,不需特殊处理。小儿的骨盆容量小,男女间形状上无明显差别。

上一篇:小儿多指(趾)畸形怎么办
下一篇:小儿持续性斜颈可能会是什么病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