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能致聋吗

来源:

打针能致聋吗

打针能致聋吗?

打针能够致聋。医学上称这种耳聋为药物中毒性聋。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及其它药物的普及使用,此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性聋占一半以上。

许多药物具有耳毒性。一次大剂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以及对该药有特殊的敏感性均可引起耳聋。目前对大量动物和临床研究证明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具有耳毒性:

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类。

②利尿剂如利尿酸、速尿。

③抗疟疾药物如奎宁等,耳毒性药物致聋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影响内耳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而致听觉细胞退化,引起感观神经性聋。目前科学发展水平还难以有效地治愈药物性聋,因此常造成终身残疾。尤其是2岁以下幼儿语言尚未发育成熟,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及干预,很可能成为“聋哑人”。因此,预防及避免药物性聋是医务人员,也是家长的责任。

小儿药物致聋怎么办?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都属同一类性质的药物,它们的毒性和副作用,除了引起过敏外,最严重的是引起肾脏功能和听觉神经的损害,感觉细胞遭受损害,是导致听力降低、耳聋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很重要的。

药物引起的耳聋,国外主要采用配戴助听器和语言训练,很少给予药物治疗。

根据我国医生的临床实践和我们的经验,应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有一定效果。原则是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中医中药以益气、补肾、生精为主;用黄精20克,党参12克,枸杞子9克,首乌12克,肉苁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连服3~6个疗程。西医用维生素类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片每次1片,或复合维生素溶液,每次5毫升,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1片,每日3次;维生素A或浓鱼肝油丸,每次1丸,每周2次。坚持服6个月至1年。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听力改善以后,要同时加强语言训练,以增加效果。

针灸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亦可配合应用,可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上一篇:“仓眼”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不要轻易给孩子掏耳朵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