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鼻腔卫生
怎样保持鼻腔卫生?
鼻腔是呼吸道的哨所。鼻腔粘膜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讲,鼻腔与上呼吸道和肺部的健康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幼儿要从小养成讲究鼻腔卫生的好习惯。
1.家长要帮助幼儿锻练身体,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
2.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并且保持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尤其在冬季取暖季节,应将地面上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因为干燥的空气,可造成幼儿的鼻腔、咽喉等处粘膜充血、干燥,降低抗感染能力。
3.避免用手指给幼儿挖鼻子,这样破坏了鼻分泌物粘附空气中尘土的作用;手指还会将细菌带入鼻腔,引起呼吸道感染。
4.教会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即用食指压住一侧鼻孔,擤另侧鼻涕,而不能同时堵住两侧鼻孔使劲擤,以防止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
5.一旦伤风感冒,要及时治疗;鼻堵时可用0.5%的麻黄素滴鼻,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为什么儿童忌挖鼻孔?
鼻孔瘙痒,轻轻地用手捏一捏,这是常有的事,但,有的小孩喜欢经常挖鼻孔,这样做有害无益。
鼻孔内的毛可以阻止空气中的病菌、灰尘进入呼吸道。常挖鼻孔,容易造成鼻毛脱落,以致病菌和灰尘长驱直入,引起呼吸道炎症。
再者,鼻孔粘膜血管密布,不断地刺激,易造成血管脆性增加,导致鼻出血。出血后,鼻孔内结痂,影响鼻腔的正常湿润度,粘不住空气中的病菌和灰尘,它们便会向纵深处侵入,以致引起肺部炎症发生。经常挖鼻孔,还会长鼻疖肿,就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皮脂腺或毛囊发炎、化脓。中医称这种病为“鼻疔”。长了鼻疖肿以后特别疼,这是因为鼻尖和鼻翼部分的皮下组织很少,张力大。长疖子的地方,皮肤红肿,有时出现小的脓头。
鼻疖长在人体的危险三角区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一定危险。因为这个三角区的血管丰富,血液容易将这个地区的细菌、毒素直接带进脑内的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和脑膜炎。
一旦发生了上述并发症,病人就会出现发热、发冷,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得了鼻疖肿,除了要消炎治疗外,千万不要挤压。
为了预防鼻疖肿的发生,每个孩子平时都不要挖鼻孔。家长要教育有这个习惯的孩子改掉挖鼻孔、拔鼻毛的坏习惯,并要注意面部和鼻部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