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痢如何检测?

来源:

菌痢如何检测?

菌痢如何检测?

由细菌引起的痢疾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菌痢在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中发病率列为首位。

菌痢有急性和慢性痢疾两类。急性菌痢又分为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和急性中毒性菌痢三个临床类型。其中急性中毒性菌痢小儿多见,各型细菌都可引起。

痢疾杆菌存在于病人及带菌者粪便中,在水中能生存三周,蔬菜、水果及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上能生存10天左右。因此,小儿吃了不洁瓜果和零食易得此病。

对菌痢的检查,必须作大便培养。大便取样与送检是否正确,对提高阳性检测率有很大关系,家长应尽量在患者早期或未服药前,采取新鲜带脓血粘液大便。如果婴幼儿小,无法获得粪便或不能及时送检验时,可采用肛门拭子,放置在培养基上送检。

腹泻病儿为什么要做大便培养?

有些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腹泻,赶紧给服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这样好吗?不一定好。因为不通过大便化验寻找腹泻的原因,盲目地给小儿口服各种抗生素,往往弊多利少。

小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气候变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根本不需服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用抗菌药物也无济于事。即使确由细菌引起的腹泻,首先应弄清哪一种细菌感染,然后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有效的抗菌素。所以对小儿腹泻,除做大便常规化验外,应在发病早期,最好在药物治疗以前采集粪便送检培养。采取大便后送检时间越快越好,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上一篇:淋巴结肿大是不是都是“疬子颈”
下一篇:临床病理检查报告包括哪些内容?(上)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