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想有个小孩,这对常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可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就不一样了。心脏病患者怀孕以后要注意些什么?应该如何做好护心计划呢?
1.孕后要定期检查。有资料提示,未经产前检查的心脏病孕妇比做过产前检查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要高出数倍。因此,患有心脏病的准妈妈一定要重视孕期检查。具体的检查时间为:怀孕的前5个月每两周查一次,后5个月要每周查一次。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功能较差者,应在预产期前提前住院,以便仔细观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注意休息。在怀孕3~4个月,可以做些轻微的工作和家务活。如果发生气急、心慌、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停止干活。在怀孕的中晚期,就更应该注意休息了。但是,可以散散步,扫扫地……总之,只要不出现疲乏、气急、心悸等症状就行。
3.注意营养。由于胎儿的发育在妊娠20周后最迅速,所以准妈妈此时更应注意营养摄入,每日摄入主食0.5公斤(粗细粮搭配吃),每天吃新鲜蔬菜0.5公斤,饭后吃点新鲜水果,每日增加优质蛋白质
4.预防感染。心脏病孕妇身体抵抗力差,平时又缺少锻炼,很容易得伤风感冒、腹泻等感染性疾病,所以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小心着凉。—旦患病,要及时去医院,遵医嘱服药。怕药物会累及胎儿而有病不服药,以及擅自服药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5.产后哺乳问题。产后哺乳,—般来讲,对心脏影响不大。心功能二级以下者,可自行哺乳。心功能三级者,为避免过度疲劳,以采用人工喂养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