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主食为乳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为早产儿选择好合适的乳类,这样才能帮助早产儿达到预期的营养目标。早产儿由于肝脏、胃肠道及消化酶等消化器官的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需要提供较多额外的营养来对抗外界诸多不良的环境及维持生长的需求,因此,早产儿应选择更容易消化、更容易吸收且热量高的乳类。
1.母乳是早产儿的最佳营养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尚不完善,首先应该选择的还是自己母亲的母乳,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母乳蛋白质含量高,含乳白蛋白较多,所含的氨基酸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母乳的乳糖含量低、脂肪含量少,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锌、钠等,免疫活性物质也多,而且含有多种抗体,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恢复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增加早产儿抵抗力,以致于可以减少早产儿感染。当较小的早产儿不能接受胃肠营养时,为了避免浪费,可以先将新鲜的早产儿母乳冷藏24小时,冷冻保存3个月内应该是安全的。冷藏的目的首先是保留生长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同时让解脂酶能分解脂肪。喂养前先由冷冻转入冷藏,8小时后解冻,喂养前1小时放置室温中或温热后喂养,注意不要用微波加热,这样会破坏营养。
2.早产儿的混合乳
早产儿母乳与早产儿配方乳混合。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混合乳的喂养可以满足早产儿营养需要,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免疫活性物质。
3.人乳喂养
由于现在许多地方建立了人乳库,可以选择人乳喂养。人乳库是为早产儿提供母乳的便捷方法,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乳库中的母乳多来自足月儿母亲的成熟乳,所含有的营养不如早产儿自己母亲的乳汁,其蛋白质含量较低,还需采取巴氏消毒,这样就影响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和乳脂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母乳的营养价值。所以建议尽量选择自己母亲的奶,只有在没有母乳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库存人乳。
4.早产儿配方乳
根据早产儿营养理论需要设计的早产儿配方乳,成分接近母乳,不仅能保留母乳的优点,而且还能补充母乳中不足的早产儿营养要素,同时还能根据早产儿的需要,适当提高热量,使蛋白、糖、脂肪等营养素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各种早产儿配方乳的共同特点是,以每100毫升配方乳为例:
蛋白:每100毫升早产儿配方乳中含有1.92~2.2克的蛋白质,其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60:40或70:30,并有足量的胱胺酸。从消化角度来看,酪蛋白消化最快,牛乳清蛋白和人乳清蛋白消化较慢。所以,乳清蛋白含量越高,消化速度越慢,早产儿配方乳中的牛乳清蛋白消化速度比酪蛋白慢。
脂肪:早产儿配方乳中脂肪含量约3.41~4.0克,其中有中链脂肪酸占40%,容易消化吸收。含亚油酸高于需要量300毫克,有利于促进婴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碳水化合物中60%为多聚葡萄糖,供给所需要热量,不会增加血渗透压,使乳汁渗透压保持等张状态,可减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增加钠含量,补充早产儿肾排钠量增加的需要。
钙含量为正常母乳含量的3倍,使钙和磷的比例接近2∶1,有助于钙的吸收。
维生素E的添加,有保护细胞膜,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
早产儿配方乳还增加了铁、维生素及牛磺酸、核苷酸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增强免疫力的成分,以满足早产儿的需求。
早产儿配方乳不能添加母乳中含有的许多生长因子、酶、IgA和抵抗病菌的巨噬细胞等。另外,早产儿十二指肠内胆酸浓度较低,不利于配方乳中植物油的乳化分解。
5.新鲜全脂奶
虽然新鲜全脂奶含有较高的高蛋白、高脂肪,但这些蛋白质和脂肪很难被消化和吸收,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利于早产儿,特别是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使用。在没有母乳时,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缺乏上述的适合早产儿的奶源,新鲜全脂奶就成为了惟一奶源,使用这种新鲜全脂奶时,切记只能采用人工方法祛脂、稀释后再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