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事实,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
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第一、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
第二、谁也不能代替他受苦,因此,他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父母感悟: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你会如何对孩子坦诚相告: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药?你会如何教育孩子理智坦然地接受痛苦和挫折?
父母没有必要刻意去让孩子吃一些不必要的苦。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懂得如何教给孩子面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以及应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方法。其实,细心的父母如果善用许多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小小“挫折”,更贴切地说是这样那样的“不顺”,就可以很好地让孩子懂得幸福快乐的人必须具备的健康心态。
人生是一场面对种种困难的“漫长战役”。有一种值得喝彩的人生,正是因为你在艰难困苦中依然能够昂首挺胸、屹立不摇。早一些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当挫折到来时,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这样,孩子便会早一些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以后的人生便会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一些壮丽色彩。
读后感:其实,有时善意的谎言并不一定就能带来你所预期的好的效果,倒不如坦然面对,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从小就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也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自己的儿子已经十六岁了,却还是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儿吧。3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身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8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汉气概?”
父亲回答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却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叹了口气,说:“你只看见了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父母感悟:
真正的男子汉气概不在于他是否可以被打倒,而在于他被打倒后能否立刻站起来。面对失败,可以平静待之,积蓄力量重新再来,这种气概体现了真男儿本色。这样的人可以被打倒,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天真的孩童,甚至许多年轻人,由于涉世不深,经常混淆健壮、彪悍、冷酷与“男子汉”气概之间的区别,因此,人们常常会看到他们在比肌肉、比力量、耍酷。如果父母也不清楚这种区别,那么,孩子很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或在通往真正“男子汉”的道路上历经曲折。
人的一生路程很长,稍不留神就有被石头绊倒的可能。我们无法帮助孩子排除一切绊倒的可能,但却可以教给他们绊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能力。是的,我们可以教育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但自己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的确,真正的男子汉,在于他被打倒之后能够重新站起来,平静地面对失败,我想,对待生活,每个人都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