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赶走15大春季常见病

来源:未知

    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无常,是孩子发病的多发季节。近日来,感染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肠道疾病的孩子患者明显增多。父母们更要细心的呵护宝宝,以防春季常见病的侵袭,危害宝宝健康。我们精心提示,希望您的孩子患“春季常见病”的机会降低再低,让您在孩子患上“春季常见病”时,别再手忙脚乱!

    一、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咳嗽和支气管炎是早春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父母们要了解相关知识,做好护理,以免病情迁延不愈。

   (一)感冒

    春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感冒特别喜欢亲近您的孩子。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由于孩子常常在一起亲密接触,感冒病毒或细菌非常容易在孩子间传播!一般3~4天后会有所缓解,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感冒的主要症状:

    感冒时,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却较明显,如有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婴幼儿感冒时常常伴有高烧,甚至惊厥的症状。

    感冒对孩子的危害:

    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可引起心肌炎、肾炎,甚至危及生命。小儿还容易得一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因此父母对小儿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护理对策:

    1、要让宝宝多饮水,勤洗手,勤洗澡,多休息。
    2、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3、要注意营养均衡,选择一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4、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5、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6、针对病症服用感冒药或退烧药,若有高热不退或咳嗽加重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7、若是风寒型感冒,可用生姜 3-10片煎汤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情减量。
    8、风热型感冒,可服用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药以辛凉解表。
    9、感冒时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化湿解表的中药。

    预防对策:

    1、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最好是“春捂秋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5、带孩子去参加预防接种,防患于未然。


    6、年龄稍大的宝宝,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北方的父母可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
    8、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铁、锌的食物,以便增强免疫力。
    9、让宝宝到户外多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空气,还可增强抵抗力。

    特别提醒: 感冒时不要滥用抗生素。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二)水痘

    水痘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幼儿,冬春季为多发季节,潜伏期为10~21天。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属易感人群。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现在正是水痘流行季节,父母们要特别留心孩子的健康。

    水痘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很快变成疱疹,呈椭圆形,内含水分,壁薄易破,伴有瘙痒。有时还会伴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等。

    对孩子的危害:

    发热病儿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肺炎甚至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护理对策:

    1、需要隔离至全部水疱结痂。
    2、发热时要让孩子多多休息,吃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喝水。
    3、避免孩子用手抓破疱疹,若被抓破了,可涂炉甘石水洗剂,如化脓可涂抗生素软膏。


    4、病儿的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以棉织品为好。
    5、用温水给孩子洗澡,有助于防止继发性感染。
    6、避免进食过多酸性食物,忌辛辣、刺激、海味食物。
    7、用白醋煮沸后放房间里消毒空气;生活在北方,可往加湿器滴几滴醋。

    预防对策:

    1、不要接触水痘患者。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3、要勤晒被褥和换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特别提醒:患水痘后会产生抗体,以后多不再患此病。因水痘病毒也分很多类型,即使接种过水痘疫苗,仍不能完全排除患水痘的可能。

   (三)流脑

    流脑也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于1-5月份,其中,2-4月份达到高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个月至2岁孩子发病最多。而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给予高度的警惕。

    流脑的主要症状:

    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病儿有高热不退、头痛、呕吐、皮肤出现血点及淤斑、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

    流脑对孩子的危害:

    若病情得不到控制,患儿会出现神志恍惚、昏迷,甚至死亡。 

    护理对策:

    1、流脑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要注意观察病情,以免贻误病情。
    2、要隔离流脑患儿,对其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3、患儿有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重症流脑的发生。

    预防对策:

    1、不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更不要接触流脑患儿,保持室内通风。
    2、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3、室内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4、要及时接种流脑疫苗,这是预防流脑的最好措施。
    5、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打喷嚏时使用手帕等,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
    6、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特别提醒: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上一篇:夏季适合宝宝使用的民间驱蚊小窍门
下一篇:宝宝爱吃手指怎么办 妈咪怎么帮宝贝改掉吮指习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