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来源:未知

     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对家庭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3)对学校的危害

  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4)对社会的危害

  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小儿多动症应该如何治疗?

  本症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

  对控制多动行为、冲动控制和侵略行为有效。

  2.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等可选择使用。另一类有效的药物--三环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可以小剂开始,逐渐增量达有效剂量后改为维持治疗。

  1、药物治疗

  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今分别介绍如下。

  ①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即利地林(Ritalin),目前是常用药物。其每次剂量为5~10mg,每日2次,于早、午服用。傍晚不用,避免引起失眠。多数患儿每日剂量为20mg以内。由于精神振奋剂可影响身体发育,故主张患儿在学习期间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6岁以下一般不用。此药有不易产生耐药怀的特点。

  ②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Dexedrine):也是常用药物,剂量为每次2.5~5mg,每日2次,早、午服用。多数患儿每日用量在10mg以内。应注意观察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副作用为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也庆在星期日及假日停服,以减少其抑制生长的副作用。3岁以下一般不用。长期应用此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哌醋甲酯明显,但它的作用较易估计,认为是其优点,而且它还有些抗癫痫作用,认为是其优点,而且它还有些抗癫痫作用,对同时有惊厥的患者更为适合。

  ③另一种精神振奋剂苯异妥英(Pemoline,Cylert):对多动症认为有明显效果,其药物作用时间长,早晨上学之前服1次即可。副作用少,较右旋苯丙胺和哌醋甲酯更少引起厌食和失眠。6岁以下儿童最好不用。开始剂量为10mg,如疗效不满意可增加20~40mg。此药显效较慢,假若亦应停止观察。曾有肝脏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告,故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④咖啡因:对儿童的多动症也有效,每次服用100~150mg,每日2次,但疗效不如哌醋与右旋苯丙胺。

  ⑤丙米嗪(Imipramine,Tofranil):属于抗抑郁性药物,对本症也有较好疗效。剂量从10mg,常用剂量为每日25~50mg,视儿童年龄、体重而定。此药赶走的白细胞减少常为暂时性,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在开始服药4周后,应检查白细胞计数1次,以后每半月验血1次。此外,还可致食欲减退、尿潴留或过敏反应。12岁以下小儿不宜应用。

  ⑥抗精神药物:如氯丙嗪、甲硫达嗪(Thioridazine),适用于有破坏性行为的患儿。

  ⑦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痫酮,适用于伴发惊厥的患者。忌用巴比妥类的镇静剂,因有时反可使症状加重。

  疗程依病情轻重而定,轻者服药6月~1年,重者要治疗3~5年,过早停药易重视症状。

  2、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断增强信心。文献资料指出药物有效,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

      儿童多动症的预防措施

  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而多动症的表现是一组症候群。目前西医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就以上可能的致病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供作参考:

  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上一篇: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四种问题
下一篇: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