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包括腿和脚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布了肝经、肾经、膀胱经、胆经、胃经、脾经六条经络,囊括了人体数十个穴位,下面我们就为妈妈们选择几个儿童经常使用的穴位加以介绍。
1.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被视为“人体第一长寿穴”。经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对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并能提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另外,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多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也很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妈妈用手或按摩锤为孩子经常按揉敲打此穴,每次5~10分钟,做到使足三里穴有一种酸胀、发热的感觉即可。
2.涌泉
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并能治疗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等多种疾病。
涌泉的正确位置是在足底,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郝的凹陷处,约相当于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界处。妈妈为孩子使用此穴,可让孩子端坐在床,用大鱼际来回搓摩脚掌,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50下,以感觉酸痛为度。每天晚上睡觉前按摩,左右脚各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