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后宝宝味觉开发很重要

来源:未知

宝宝出生时舌头上有比成人多一倍的味蕾,大约共有一万个。当然,对味道的辨别能力不仅取决于味蕾数量的多少,还和味蕾的敏锐度有关。味蕾的敏锐度最初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基因的作用在减弱,后天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其有决定作用。

  味觉成熟了

  宝宝味觉的成熟期要追溯到胎儿时期,从妈妈怀孕的第6个月开始,胎儿的味觉就已经初步成熟,他已经能将甜味从酸味、咸味、苦味中辨别出来了。所以味觉是宝宝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味觉的成长过程

  0~3个月:出生第2天的宝宝就有味觉,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柠檬汁和奎宁(苦味)等不同味道。当把甜的液体放到宝宝嘴里时,他表现出很轻松愉快的表情,并满意的吸吮起来,但对咸、酸或苦味液体则做出皱鼻子、噘嘴和不规则的呼吸等拒绝性的反应。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妈妈母乳甜甜的味道。

  4~6个月:这是宝宝舌头上起味道感觉作用的味蕾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宝宝对食物味道的任何变化都会表现出非常敏锐的反应并留下“记忆”,此时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的食物,所以这段时期最适合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

  7~12个月:在这一阶段宝宝的味觉发育最敏感。尤其喜好甜味和盐味,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因为“甜”代表着糖和碳水化合物,而这两样物质是人类发育和生长的重要物质;“咸”代表着盐,它能保持宝宝体内电解质的稳定平衡。

  1岁以后:经过近半年的辅食添加,宝宝的味觉能力基本全被“开发”了。可以说,对食物味道的体验期已经结束,下一步,宝宝会把其他感觉和味觉联系到一起使用,比如他喜欢边摸边品尝食物,对某种颜色的食物有特殊的喜欢,或者很在意别人对食物味道的评价等。

  味觉习惯培养过程中父母是榜样

  甜味是宝宝最喜欢的味道,所以,宝宝看到巧克力、蛋糕都会两眼放光。但是,如何让宝宝养成多吃蔬菜、少吃甜食的饮食习惯呢?其实宝宝的味觉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爸爸妈妈应该起榜样作用,如果父母经常吃蔬菜、水果或全谷物食品,宝宝也会逐渐喜欢的。

  1岁以内的宝宝,要抓住味觉发育关键期,预防偏食。

  6个月~1岁,是宝宝味觉发育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尽可能让宝宝尝试多种类的食物。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可促进宝宝的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如果在这个时期,宝宝有了对各种食物的品尝体验,他会拥有广泛的味觉,以后就乐于接受各种食物。假如我们给他的食物比较单一,宝宝的味觉发育就可能不够发达,以后接受食物的范围可能会比较狭窄,而且不那么愿意接受他从未体验过的食品及其味道。有的宝宝偏食就是这样造成的。

  1岁以后的宝宝,把味觉和其他感觉联系在一起开发。

  专家们开发了很多训练宝宝味觉的项目:让宝宝在吃东西的时候,充分感受感官带来的信号。比如,薯片嚼上去的声音和咬苹果的声音不同;胡萝卜的口感和香肠不一样。这样的学习让给宝宝带来了好的一面:宝宝开始喜欢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自然味道的食品了,而且很多“沉睡”的味蕾也复苏了。经过几周这样的训练,味觉会更加敏锐。
  

上一篇:宝宝保持健美体形很重要
下一篇:宝宝补钙误区多 淡奶口味精心呵护成长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