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固然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法宝,但用得多了,难免会滋生骄傲的情绪,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吝啬我的表扬,因为我希望培养一个能够坦然面对挫折的孩子。
仔细回想女儿的幼儿园生涯,实在是一帆风顺的:老师一直对她评价不错,所有的集体非集体活动一律参加;同学们对她很友好,从未发生冲突事件,有大堆好朋友;小红花一路攀升,居于最高位置之列;讲的故事配了照片在某些刊物上发表,再由老师在全班宣读,享受小朋友羡慕的目光;因此我想我有理由为她自豪,也有理由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许,大约问题也就是从那时滋生的。
女儿有时候会装作很生气地跟我讲:"班里的画画又挑上我了,我多累啊!妈妈你知不知道,要用八开的大纸,还要打底色的!"其实我看得出来,她心里是得意的,所谓的“气愤”只不过要我认可她的优秀而已。她还爱跟我说:"妈妈,我们今天学拼拼音了,老师说我很棒,能拼出好多生字,有的小朋友一个都拼不出来。"这些时候,她的兴奋往往表溢于言表,让我在满足之余也有深深的忧虑。
我明白,她实在不能算做特别优秀的孩子,她的大部分成绩固然来自于自己的聪明和努力,但是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配合,使她能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我不知道,如果她沉醉于赞扬之中,哪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既平凡又普通,或者遭遇小小的挫折,不知道会怎样面对,怎样接受现实,会不是有种从云端重重跌落地面的感觉?
那天女儿又得意地跟我说:"妈妈,我们今天比赛跳绳了,我一分钟跳了90多个,有的小朋友只跳了6个。"我问她最多的小朋友跳了多少,她说有两个小朋友过了100,我说那你还骄傲什么,你又不是最棒的。女儿一下楞了,想不到一向对她赞赏有加的我会这样评价。我说你跳得比较多是因为你练过了,不练的小朋友自然成绩不好,没有什么奇怪的,说不定人家下次就会很棒。女儿很有些不以为然,自顾自地跑开去玩了。
总之,自从发现她越来越骄傲的苗头之后,我就不再特别注意她的情绪,也不再处处以表扬为主。再去接她的时候,我们常常站在小朋友的作业前比较哪个小朋友画画最好、手工课做得最棒之类,把她的作品跟别人的放在一起,让她一目了然。我屡次提示她注意别人的优点,告诉她哪怕是再顽皮的孩子,身上也总有闪光点,让她不再只学着沾沾自喜和处处表现自己,而是学会比较中肯地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以前我们在家下棋、打牌时总是让她保持胜多败少的战绩,意识到她的傲气之后,我们不再让着她,而是让她从输棋之中尝到失败的滋味,遭遇小小的挫折。她输得多了,脸上有些挂不住,开始晴转多云,我告诉她,胜败是常有的事,该输就要输。她凭真本事赢了,我们也会由衷地赞扬她一番,输了,也会帮她查找原因。时间一长,她的情绪好多了,对输赢都不再斤斤计较,也算是一大进步。
我还搜集了许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小童话、小故事讲给她听,每天临睡前念上一小段,复杂一点的就复述好几次,我不确定她能否全然理解,但是我想只要能在她在心里留下点痕迹就足以影响她以后的生活和心态。
我在尝试着慢慢磨去她的骄傲,让她学会始终保有一颗平常心。因为我知道她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不会只是经历光明的坦途、享受赞誉的鲜花,她必须要承受成长过程中带来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只有学会"宠辱不惊",才能坦然处世,既不会被失败的痛苦打倒,也不会迷醉于成功的光环。这一点,我希望她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