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一定要多说“怎么做”少说“不能做”。你一定不愿意整天活在警告声中,同样,宝宝也不喜欢整天听你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许,“不许揪小狗尾巴!”“不能上沙发背!”“别把饭掉在桌子上!”耳朵里天天充斥这这类警告,足以让一个正常的人烦透了,宝宝也一样,与其警告他不能做什么,不如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
比如你看到他穿着新衣服在地上打滚,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对他喊:“别穿着新衣服打滚,快起来。”不妨换个表达方式:“你的衣服这么漂亮,起来坐在椅子上吧,不然你的衣服就该脏了。”这样的效果或许会更好。
此外,表达方式也很重要,当然,你看到孩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乱跑,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严厉禁止,如果是其他一些不太危险的小事情,你用温柔平静的语气要求他,也许他更愿意接受呢。
不要给孩子错误的奖励
在商场里,为了防止孩子的一些“捣乱”行为,你或许会给他一些零食或干脆请他吃上一顿,但很可能没过多长时间你就会后悔,因为这是短期有效的做法,却不是长期有效的战术,如果你因为宝宝的错误行为而贿赂他,下一次他就可能表现得更糟。相反地,当宝宝表现良好时,用拥抱或者亲吻来肯定他,并表扬他做得好,这种积极肯定和关注的效果往往能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即使是奖励,也应该有所取舍,食物和金钱最好不要成为奖品,取而代之的,可以是贴画、蜡笔、5分钟游戏或是多讲一个睡前故事。
Q:我女儿撕烂、啃坏、抓破的书堆积如山,她破坏的蜡笔估计也能做两个蜡像馆了,我怎样才能教育她学会珍惜自己的东西呢?
A:这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很正常,因为撕纸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令他们欢喜,而折断蜡笔后实际上可以拥有更多的蜡笔。
当然这不是说这样做就是应该的,为了延长这些东西的寿命,你可以买那些比较粗大,很难折断摔碎的蜡笔,把比较贵重的书放在书架上,只有你带她看的时候才拿给她,玩具箱里则装上她喜欢的、比较便宜的书。当你看到孩子们搞破坏活动时,你可以借机向他们解释这样做是不对的,并用别的活动来引开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再“虐待”自己的书本,蜡笔和玩具了。
妈咪妙招:我家宝贝总是以害怕为借口,不肯自己睡,我就把他最喜欢的玩具剑放在他的床头“保护”他,他就会很安心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