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孕前需防哪些口腔疾病
怀孕前口腔卫生不良及原先有牙龈炎的孕妇,在怀孕期牙周容易出现问题。孕妇患严重的牙周炎可以引起胎儿早产。
牙龈炎和牙周炎
女性在怀孕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明显上升,尤其是黄体酮水平上升很高,会使牙龄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牙龈炎,这被称作“孕期牙龈炎”。
研究证实,怀孕前未患牙龈炎的女性,其怀孕后患“孕期牙龈炎”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大大降低;而在孕前就患有开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会更加严重,牙龈会出现增生、肿胀、出血显著,个别的牙龈还会增生至肿瘤状,称为“孕期龈瘤”,极容易出血,严重时还会妨碍进食。另外,患者牙周袋中细菌毒性增加,对牙周骨组织的破坏加重,往往引起多颗牙齿的松动胀若。如果是中、重度的牙周炎,孕妇生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怀孕前应该进行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检查和系统治疗。
蛀牙
孕期生理的改变利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对口腔护理的疏忽,常常会加重蛀牙病情的发展。一旦暴发急性牙髓炎或根尖炎,不但会给孕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服药不慎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有调查证明,母亲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宝宝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旦亲是婴儿口腔中致蛀牙细菌的最早传播者。
所以,怀孕以前治愈蛀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小宝宝都是有好处的。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颗磨牙[俗称“后槽牙”),由于受颌骨和其他牙齿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都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以下颌第三磨牙最为常见。
阻生智齿的牙体与牙龄之间存在较深的间隙(医学上称为“盲袋”),容易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急、慢性炎症,也就是通常说的“智齿冠周炎”。由于智齿多在18岁以后萌出,且智齿冠周炎又最容易发生在20一35岁,而育龄女性多在此时间段怀孕,所以要想防治这种病的发生,就应该在孕前将口腔中阻生智齿拔除。
如何预防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