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三大误区 跟糖妈妈说再见

来源:未知

    很多孕妈妈在怀孕后没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起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孕妈妈们要避免走入误区,就一定要对妊娠期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约80%-90%的孕妇孕前并无糖尿病史,另外约10%左右在孕前就已经存在隐性糖尿病,只是没有发现而已。近几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由原先的3%上升到6%~7%,这其实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引起的,如饮食中能量过高、活动减少、摄入水果过多等。

   一般而言,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如高龄产妇(年龄大于30岁)、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肥胖、不良产史(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孕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就应进行有关检查;对于一般孕妇,在孕24~28周须进行糖筛选试验,即口服50克葡萄糖,服糖后1小时测血糖,如血糖≥7.8mmol/L(140mg/dl),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即100克或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目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还未统一,主要依据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8 mmol/L (105mg/dl),1小时血糖≥10.6 mmol/L (190mg/dl),2小时血糖≥9.2 mmol/L (165mg/dl),3小时血糖≥8.1 mmol/L (145mg/dl),其中具备两项或超过两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控制血糖,妈妈好宝宝才好

   如果检查出孕妇血糖偏高,则需进一步确认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有何危害?孕妇在饮食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怎样保证让宝宝获得足够营养?如何跟“糖妈妈”说再见?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包括: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10%~30%;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易产程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

   孕妈妈切莫陷入三大“误区”

   除已患病的孕妇之外,一般孕妇也要控制血糖,防病治病,尤须警惕三大“误区”。

   误区一 管住嘴巴就行

   有些孕妇认为控制糖的摄入量就没事了。其实预防、治疗妊娠糖尿病,孕妈妈除了要管住糖的“进口”,还要管住糖的“出口”。研究表明,通过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促进葡萄糖利用,还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饭后散步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每次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散步时要尽量避开有坡度或台阶的地方以免摔倒。

   误区二 水果可以敞开吃

   因为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素,所以很多准妈妈认为多吃水果可以让宝宝长得快又好,结果猛吃水果,甚至有一天吃一个大西瓜的。但是你知道吗,水果里含有大量极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而过量的果糖正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最大诱因。因此,孕妇吃水果也要“保质保量”——每天正常饭后吃一两个水果,应选择猕猴桃、柚子等维生素含量高、含糖量低的水果为宜,少吃高甜度水果。

   误区三  产后无须再控糖

   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糖代谢异常能够恢复,但有40%~50%产妇在产后5~10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产后5年内是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峰期,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存在的糖代谢异常者,因此产后进行血糖检查非常重要。产后12周复查口服75克糖耐量试验,如果正常,以后每2年复查一次。有高危因素者每年检查一次,还要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和体育锻炼。

   严格的说孕妈妈们在孕期应该避免高糖分的食物的摄入,而且应该经常去复查,必须严格控制好血糖。

上一篇:孕期真的不能养宠物吗?
下一篇:宫外孕新知 宫外孕怎么办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