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父母们最大心愿就是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为此许多孕妇在怀孕初期就对肚中的宝宝进行“启蒙教育”。但是专家说如果胎教不正确,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损害听力,可造成先天性耳聋。胎教要慎之又慎。 那么如何进行胎教才算科学?胎儿约在五个月大时,已有听觉反应,胎儿的内耳、中耳、外耳等听觉系统开始建立;在怀孕约六个月时,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会有所反应,包括感受到母亲的心跳速度、血液流动的节奏、胃肠蠕动的韵律等。的确,妈妈此时让胎儿正确地听一些音乐,孩子出生后不易哭闹,能提升情绪、智商指数。 经常发现一些准妈妈们不懂得如何胎教。有的准妈妈把随身听、录音机放在肚子上,让胎儿直接“听”音乐,这是非常荒谬的。正确的音乐胎教,应该让录音机的传声器离肚皮2厘米左右,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乐应以圆润的旋律为主,不要听一些音频过高、刺耳的迪斯科之类的舞曲;音量不要超过85分贝。最好选一些圆舞曲、生命交响曲等轻柔优美舒缓音乐,间接让胎儿听,这样对孕妇、对胎儿才都有好处。直接将录音机放在肚皮上,会严重损害胎儿的听力神经,造成新生儿出生后先天性耳聋。 胎教是很多准爸爸和准妈妈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如何进行胎教,关于胎教你们做得对吗? 在妊娠期间,准妈妈除了要重视自身的健康和营养条件外,还要重视周围环境的影响,努力培养积极的心理状况和情绪体验,以便让宝宝在胎内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感应,使他们出生后健壮而聪明。那么准妈妈们究竟该怎样做才是合理健康的胎教呢? 肚子大了才有必要开始胎教,对吗? 胎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根据胎宝宝生理发育的特点逐步进行。怀孕头4个月应做好安胎的准备工作,从第4个月起,按准妈妈生活作息时间安排胎教,最好在早上起床后、下班后、晚上临睡前进行。自孕5个月开始,胎宝宝的内耳基本发育完成,有了听力,这时就可以开始接受语言和音乐胎教。可给胎宝宝音乐胎教,每日两次,每次3~5分钟。抚摸胎教一般从孕6个月开始,因为这时的准妈妈能够比较清楚地触摸到胎宝宝的肢体了。孕7个月后,胎宝宝大脑开始长足地发育,此时是胎教的冲刺期。准妈妈早上可以讲故事或唱歌,下班后听音乐或文字训练,晚上临睡前进行音乐和文字训练。 胎教就是跟胎宝宝说话让他听音乐,对吗? 现代医学对胎教的定义是:胎教是指从怀孕开始,调节和控制准妈妈的内外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对胚胎和胎宝宝的影响,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根据胎宝宝各时期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使胎宝宝健康发育,以利于出生后有良好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进行胎教的目的,无非让胎宝宝发育得更好、更聪明、更健康、更美丽。所以胎教不仅仅是听听音乐、摸摸肚子。那么只要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都是胎教的内容。 想起来的时候就做,不需要有计划,对吗? 准妈妈和胎宝宝是“一心同体”的,准妈妈的生活如果没有规律,胎宝宝当然不会有很自然的生活节奏,因此,我们认为制定一个妊娠期间胎教的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准妈妈应该每天合理、有规律地对胎宝宝进行胎教,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规律。 胎教只有准妈妈可以做,对吗? 胎教不只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要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特别是准爸爸,首先应帮助妻子稳定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能和妻子吵架,多关心体贴妻子。此外胎宝宝爱听爸爸的声音,胎宝宝的听觉更容易接收低频声音,准爸爸最好能每天定时,特别是睡觉前和妻子一起给胎宝宝抚摸、对话、唱歌、呼唤他的名字,以尽母育父爱的义务。家里的其他成员对胎教很重要,因为胎教主要是让准妈妈有个好心情,而情绪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之关系亲密的人的态度。除了准爸爸,婆母是和准妈妈关系最亲近的人,她对准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准妈妈的情绪。比如说,婆母天天喊着要孙子不要孙女,不用说听听胎教音乐,就是把最好的乐队请到家里去演奏,准妈妈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所以说进行胎教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要为准妈妈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祥和、甜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准妈妈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才是最好的胎教。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宝宝胎教的知识,准爸爸、准妈妈们看胎教你们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