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液
小儿血液内血细胞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红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00~4.50×10的12次方/升
(旧制400~450万/立方毫米)
血红蛋白110~150克/升(旧制11.0~15.0克/100毫升)
白细胞总数10.0~11.0×10的9次方/升(旧制10000~11000/立方毫米)
中性粒细胞0.50~0.70×10的9次方/升(旧制50~70%)
杆状核粒细胞0.04~0.05×10的9次方/升(旧制4~5%)
淋巴细胞0.20~0.40×10的9次方/升(旧制20~4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10的9次方/升(旧制0.5~5%)
单核细胞0.03~0.08×10的9次方/升(旧制3~8%)
嗜碱性粒细胞0~0.01×10的9次方/升(旧制0~1%)
各类血细胞在人体内起什么作用?
人体内的血细胞就好象一棵大树上的树叶一样,缺少了它们之后,人也就无法生存。那么各类血细胞在小儿体内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说说红细胞吧。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载氧气。人若缺少氧气就无法生活。人把空气吸入到肺脏中,在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把氧气渗透到红细胞内,成为带氧的红细胞。血液循环把带氧的红细胞带到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去,使之得到氧气。就这样,人在充足的氧供下面色及皮肤红润,活动时不会感到疲劳。当人们出现贫血的时候,即红细胞数不足时,就可以出现面色苍白,重者可以气短。此外,小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个体,如果缺乏红细胞,影响了氧气的运输,早期会影响脑细胞的氧供应,而导致智力发育的障碍。
白细胞的作用好象国家的保卫战士,对一切病原体入侵要作出反应,进行抵抗。
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能吞噬细菌,是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重要防线。细菌侵入人体以后,这种细胞随即发挥吞噬作用并产生抗体。如果体内缺乏这种细胞,就可发生局部的溃疡、坏死及菌血症等。它在体内炎症反应的早期常占优势。
淋巴细胞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来消灭病原菌,它使人体产生抗体和促进感染的治愈及创伤的愈合。
嗜酸性粒细胞有解毒作用,和过敏及异性蛋白有关。当孩子有过敏或有蛔虫时,嗜酸性粒细胞就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也有解毒作用,当有过敏原时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能吞噬细菌、细菌的分解产物,它在体内炎症反应的后期常占优势。
白细胞是否越多越好?
我们知道白细胞像打仗的战士一样,保卫着我们的机体不被细菌侵犯。为了打仗,是否兵越多越好?那么让我们看看什么情况下兵多了好,什么情况下兵多了不好。
当我们的身体有炎症时,也就是有感染时,或有中毒、失血、过敏的情况,白细胞可增加,积极参战。这时根据感染的不同程度,白细胞增加的数量可不同。如有急性感染时白细胞可达15000/立方毫米左右,严重的感染可达40000/立方毫米左右。但是,在无明显感染或其它因素时,白细胞持续地增高,如达40000/立方毫米左右时,要注意血癌――白血病的可能。
由此看来,白细胞并不是越多越好。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白细胞增多时,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