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胎教”勿跟风(3)

来源:


  声波对胎儿的良性作用尚未获证实


  即便海豚所发射的声波进入了孕妇体内,那是否就能够起到刺激胎儿脑部发育的作用呢?牛凤岐教授认为,像音乐之类方向性很差的声波,即使能够穿过孕妇的腹壁再经羊水到达胎儿,但胎儿全身都是接收者,并不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海豚所发声波,低频部分方向性很差,高频部分方向性虽好,但它并不知道胎儿头部的所在位置,也不知道何种波形、频率、强度的声波符合人类需要,显然无法选择性地作用于胎儿脑细胞并促其良性地发育。


  近些年来,在某些单位和人士的推动下,“音乐胎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宣称,一定月龄的胎儿具有听觉和视觉,且能够区分乐音和噪声,甚至有人因实行此种胎教生出了在音乐方面早慧的孩子。还有人以声学所某位专家曾做过透声试验为例,证明其观点和行为具有科学依据。


  对此,牛凤岐教授指出,在羊水的浸泡下,胎儿不可能以耳听声,至多只有骨导声的接收,且经过孕妇腹壁后强度减弱,频谱失真,已非原来的音乐。国外研究表明,在整个孕期内,胎儿事实上处于睡眠状态,其发育程度尚不具备幼儿才有的思维意识和喜怒哀乐,他们对声波作为机械和组织吸收后转换而成的热刺激反应,即使有也是无意识的,是作为有神经生物体的本能。他特别强调:像音乐胎教之类的医学干预行为,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无促进作用,必须依照循证医学的要求,经过大样本的试验统计才能证明。排除遗传因素,以个别幼儿的聪明或对音乐的感受力作为“音乐胎教”效果的证据,在方法学上也是欠妥的。

上一篇:胎教重要却不是万能的
下一篇:胎宝宝最喜欢听妈妈唱歌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