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饮食
1.0-6个月宝宝
a.吃母乳的宝宝
如果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宝宝便秘,妈妈应及时给宝宝补充配方奶粉。
另外,妈妈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可给婴儿加润肠食物,如菜汁、橘子汁、米汤等。
b.吃奶粉的宝宝
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还有的宝宝可能是因为不适应某种品牌的奶粉,才会出现便秘现象,妈妈可以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妈妈在购买时,不妨选购含有这种菌类的奶粉。
2.6-12个月宝宝
a.进食少,没有便意的宝宝,可能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可以给宝宝查一查微量元素,妈妈也要设法将饭菜做得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b.应多喂宝宝吃些菜泥、水果泥,进食菜、水果的量与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左右,也就是说吃三口菜配一勺肉;对于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可把菜切碎与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饺子,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另外,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
c.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1岁以上的宝宝
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早晨起床后空腹饮温开水一杯。小儿的饮食应注意多种营养的合理搭配,水果如梨和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如胡萝卜、白菜、菠菜、芹菜等要多吃一些。另外应适当吃些粗粮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
*刺激肛门
1.爸爸妈妈用手指蘸上肥皂水在小宝宝肛门处按摩。这种办法都能有效刺激小宝宝的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
2.开塞露: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3.肥皂条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4.咸萝卜条通便法:将萝卜条削成铅笔粗细的条,用盐水浸泡后插入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使肠道蠕动
1.多运动
平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对于还不能爬行或走路的宝宝,爸爸妈妈多抱抱宝宝。
2.按摩
a.肚脐:用手心或四指并拢放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几分钟,使肠道蠕动,加速便便排出。
b.捏脊:位于脊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处,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c.足三里穴:让宝宝坐好,在他膝盖外下方凹陷的部位下3寸(约三四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
d.支沟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桡两骨之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