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

来源:未知

宝宝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

    最近妈妈发现丁丁的小书包里经常多一些新的物品,但是都是一些小东西,如,一块橡皮、一个小发卡、一块糖等,妈妈觉得很奇怪。有一天,丁丁从幼儿园回来,小书包里又多了一支水彩笔。这次妈妈问道:“丁丁,你包里的这支水彩笔是从哪里来的啊?”丁丁回答:“幼儿园的。”妈妈很好奇,问道:“是老师发的吗?”丁丁摇摇头:“不是的,是我自己拿的。”妈妈又问:“你为什么要拿幼儿园的东西啊?”丁丁回答“因为我喜欢它啊!就拿回来了。”妈妈很生气地批评道:“丁丁!你现在怎么敢做小偷了?我说怎么经常包里怎么那么多东西,我以为是小朋友送给你的,原来是你偷的啊!”丁丁没有说话,委屈地哭起来……

   专家提示

    丁丁真的是小偷吗?他拿幼儿园或者别人的东西真的是一种偷窃行为吗?其实丁丁因为喜欢而家别人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他对他人物品的归属感还不是很强烈,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

在宝宝自我意识萌发的阶段,宝宝会因为好奇心和占有欲,常常会出现“偷窃”的行为。很多爸爸妈妈都很紧张,也会像丁丁的妈妈一样严厉地批评或警告丁T。事实上,在这些宝宝的观念中,他们并没有“偷”的概念,如果爸爸妈妈因为这个理由而惩罚宝宝。那宝宝的自尊心就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委屈地哭起来。在他的小小世界里,还不知道“偷”的含义,却被人硬如上“偷”的帽子,因此而困惑、委屈起来。爸爸妈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只需要适时地告诉宝宝:“这些物品是幼儿园的,是不能带回家的。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拿回来。你也不希望别人因为喜欢你的东西就把它拿走吧?”这时,宝宝就会明白,别人的东西跟自己的东西一样,都是不容侵犯的。

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向宝宝传达这样的观念:这些物品是你的,是不容别人侵犯的。这样宝宝就会得到强大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的那个“自我”就会变得非常强大。会大大促进宝  宝自我意识的发展。

妈妈在传达自己的物品是不容侵犯的之外,不要忘记传达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也是不变侵犯的。这样,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就全面了。面对宝宝的”偷窃”行为,只需适时引导和纠正就可以了。

    妈妈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要因此给宝宝贴上小偷的标签,则将给宝宝幼小的心灵带来一生的影响。

上一篇:孩子的乖僻和敏感让人抓狂
下一篇:咬伤和蜇伤在幼儿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