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工作完善任性格
“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作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 一一玛利亚·蒙台校利 活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外部表现,儿童在活动中进行着探索和思考。但是,蒙台梭利博士却反对将游戏作为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她认为:如果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尤其是试图通过“假想”的游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纪律教育,将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有责任感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纪律态度和行为习惯。于是,在蒙氏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工作”的教育术语——必须把儿童的每一样学习都看作是工作,也只有工作才能使儿童走上纪律之路。 “真正纪律的第一线光明来自于工作。在某一特定时刻,恰巧孩子正对一件工作非常投入,这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注意力和对同样练习的坚持当中体现出来,这样孩子就迈出了走向纪律的第—步。” 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儿童的“工作”同样是为其发展做准备。工作能使儿童手脑并用,工作能培养儿童独立、勇敢、自信的品质。正应了康纳尔所说的一句话:“通过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是并行成长、相互依赖的。”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的工作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儿童工作所遵循的一些自然法则。这些法则有:
第一,秩序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有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
第二,独立法则,即儿童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
第二,自由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
第四,专心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非常投人,专心致志。
第五,重复练习法则,即儿童能够满足其内心发展需要的工作,能一遍又—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总之,工作是人类的天职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儿童喜欢做事,喜欢活动,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乐于“模仿”而不疲,表现的天真活泼,敢于冒险,甚至滑稽可笑。
但是,这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外部表现,是儿童对外境的探索与自身成长的建设,是生命成长的秘密。工作能够锻炼儿童手、眼、脑、肌肉相机体运动的协调性,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儿童通过工作,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遵守纪律、勇于探索的精神。
上述“工作”的种种效果不正是我们教育所期望与追寻的目标吗?年轻的父母朋友,还犹豫什么?让您的孩子参与工作,让他们尽情地自由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