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号施令

来源:未知

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号施令。

一天,飞飞在家吃早饭,他的好朋友好将来找他玩。飞飞赶紧吃完包子,正准备出门去,妈妈突然大喊:“必须喝完豆浆才能出去,否则你就别想出去了。”飞飞已经站在了门外了,好好拉着他的手,不知道何去何从。妈妈又补充道:“快点喝!否则你就不要想出去了。”飞飞只好又回来喝豆浆。飞飞站在桌边,准备喝完就走,妈妈又大声减道:“规规矩矩地坐着喝”:飞飞只好坐下来喝豆浆。

    大部分爸爸妈妈都会用命令式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其实,这种命令式的语气和冲孩子发脾气没什么两样,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爸爸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如,吃饭的时候不规规矩矩地坐着吃,不对长辈用尊称“您”,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等,爸爸妈妈通常会命令式孩子。而爸爸妈妈发现使用命令式语气来教育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既快捷又简单”,爸爸妈妈的严厉态度会让孩子听到命令后立即去执行,而爸爸妈妈也就省了很多事了。

    但是,爸爸妈妈没有考虑过,用这种命令式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孩子会认为“我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健康的自我感觉和自尊。不仅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活动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还能增强孩子的心理卫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等。所以从小尊重和培养孩子健康的自我感觉和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内在的自我感觉是在与爸爸妈妈及其家庭成员之间亲密的、密集的、广泛的互动中形成的。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幼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以此,爸爸妈妈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要少用或不用命令式语气。

上一篇:和宝宝说话语气很重要
下一篇:不要夺走宝贝成长中必须的游戏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