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的听觉没有受损,那么他在出生前就已经能够听到声音了。随着宝宝出生后的成长发育,耳朵会帮他接受周围世界的大量信息,并进而刺激大脑的发育,使他一步一步学会坐、翻身、爬和走。
宝宝的听觉怎样发育?
宝宝满1个月时,他的听力就完全发育成熟了,但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理解他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意思。
从一开始,宝宝对各种声音就特别关注,特别是声调较高的声音。宝宝会对熟悉的声音(例如爸爸、妈妈的说话声或你给他读他喜欢的故事的声音)做出反应,他还可能会被巨大的噪音或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一跳。
到3个月左右时,宝宝的颞叶(指大脑中负责听觉、语言和嗅觉的部分)会变得更加活跃,接收的信息也更多,所以,这时候当宝宝听到你的声音时,他可能会直接望向你,并开始叽叽咕咕地出声,或者试图回答你的话。如果有时候你说话或读故事给宝宝听时,他看别的地方,你也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对你的声音完全没有反应,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到5个月大时,宝宝便能够判断声音来自哪里,并在听到新的声音时,迅速朝那个方向转过头去。宝宝还能听出别人叫自己的名字。当你叫他或提到他的名字时,他就会冲你看过来。
这个时候,逗宝宝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一串钥匙晃得哗啷作响。他现在可能开始在你说话时专心地盯着你的嘴看,甚至还会试图模仿你音调的变化,发出类似么和波这样的声音。
怎样促进宝宝的听觉发育?
你有很多帮助宝宝接触新声音的方法。一开始,你可以唱儿歌、放音乐给宝宝听,你既可以选择经典的老儿歌,也可以随兴唱你自己喜欢的歌,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都不妨试着放给宝宝听。
风铃或钟表的滴答声很可能也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随着宝宝慢慢有了偏好,你会发现他听到某些声音时,会比听到其他声音表现得更为快乐兴奋。
无论你的宝宝有多小,读书给他听都是一件让宝宝受益的事情。听你阅读能帮助宝宝发展对语言节奏韵律的感觉,事实上,利用音调转化、重音变换、唱歌和发元音(如啊、喔)等不同方式,能让你和宝宝之间的听觉交流更加有趣,也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此外,多和宝宝说话,多给他读书,等到他学说话的时候,他学到的语音和词汇就会越多。
哪些情况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虽然宝宝的听觉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发育完全,但如果宝宝的听力有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宝宝刚出生时,就会接受包括听力检查的新生儿筛查。在那以后,如果你对宝宝听力的发育有任何疑问或担心,都要及时告诉医生。
绝大多数宝宝听力都非常好,但有个别宝宝的确也会出现问题,特别是早产儿、出生时缺氧或受到严重感染的婴儿。另外,有听力损失家族史的宝宝会更容易出现听力受损。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电话铃声大作或小狗狂叫时,你的宝宝仍然酣睡不醒,这也很正常,因为宝宝需要睡眠。
然而,宝宝在清醒警觉时,如果突然听到巨大的声音,应该有受到惊吓的表现。不过,宝宝患感冒或中耳炎时除外,因为这些病会暂时影响他的听力。宝宝紧张不安时,还应该能在听到你的声音时安静下来,把脸转向你,并且对周围的声音也反应正常。如果宝宝的行为不是这样,你就需要带他去作一次正规的听力检查。
以下检查宝宝听力是否正常的方法:
出生到3个月:
当你在宝宝脑后突然拍手时,如果宝宝吓了一跳,那么他的听力就很正常。
4~6个月:
叫宝宝的名字,看他是不是会转向你,或有其他反应。看宝宝是不是会用眼神或转头来寻找有趣声音的来源。
6~10个月:
看宝宝是否对自己的名字和周围环境里熟悉的声音有反应,例如电话铃或吸尘器的声音等。
10~15个月:
让宝宝从图画书里指出一个熟悉的东西,如果宝宝做不到,他有可能是因为听不到你说话。
在进行上述日常测试时,你应该记住:要观察宝宝的最好反应,而不是他一般的行为。如果你确信宝宝在某些时候做出了反应,那么他的听觉多半就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仍然感到担心,那么就相信自己的直觉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宝宝的听觉问题发现得越早越好。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能及早发现宝宝听力受损,并在6个月之前帮他们佩带助听器,会对他们的语音和语言能力发育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