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各项常规不孕症项目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经性交后试验检查发现其精子在宫颈粘液中活动受到影响、滞动或凝集。这类病例的不孕原因是免疫功能发生障碍,称为免疫性不孕。
免疫性不孕患者可为原发性不孕也可为继发性不孕,可发生在同一配偶之中,也可发生在再婚后另一配偶之间。
“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孕的罪魁
精子对于女性生殖道来说是异性抗原。若由于炎症、损伤而使女性生殖道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受到影响时,性交后进入阴道的精液成分,尤其是精子的异抗原,会刺激女性免疫系统产生抗精子抗体,这种抗体通过宫颈上皮的分泌进入宫颈粘液,会抑制精子的活力。
我们知道,影响精子、卵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相遇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阻塞或功能障碍,其次就是宫颈因素及免疫因素使精子不能顺利从阴道进入子宫、输卵管。宫颈粘液太少、太粘稠均妨碍精子运动通过子宫颈管;而有免疫性不孕症者,精子在进入子宫颈粘液后,因为抗精子抗体的作用,常常很快就被凝集、动而失去活力,从而无力进入子宫、输卵管。
抗精子抗体不但在女性体内出现,也可在男性体内出现。精子对于男性属自身抗原,但由于精子直到青春期才出现,因而对自身免疫系统来说也是一种“异抗原”。当血睾屏障受到破坏时,如睾丸外伤或手术损伤时,精子漏出或巨噬细胞吞噬精子进入血液系统,则精子抗原即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精子抗体。如输精管结扎这种手术后,约有半数人可产生抗精子抗体,并可维持数年。
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不孕的治疗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自采用超促排卵及洗涤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后,成功率有较大提高,而对于超促排卵及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者,尚缺乏简单有效办法。
目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常用方法
(1)避孕套隔离法夫妻采用避孕套避孕6—12个月,避免性交后精液再进入女性生殖道使其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期待体内抗精子抗体浓度下降,而后于排卵期停用避孕套以期受孕。但此法使用效果缺乏公认可信的报告。
(2)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应用多为类固醇类药物(如氢化考的松)。
(3)洗涤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免疫性不孕患者采用超促排卵及洗涤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方法治疗后,使不少免疫性不孕患者妊娠生育,成功率高达40%。是当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4)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此两项技术都可避免精子与女性生殖道接触,因而被用于免疫性不孕。但这两项技术均需对卵子进行操作,均为创伤性,且费用较高。因此在采用此两项技术前,应先采用超促排卵及洗涤精子宫腔内人工授精。
(5)中药治疗有报道说中药精煎对免疫性不孕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