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上的孩子经常容易出鼻血,其中90%以上都发生在鼻中隔(隔开左右鼻孔的那部分)的前半段。因为3岁左右,随着毛细血管的发育,这里的毛细血管变得特别丰富,且很娇嫩,容易因碰撞而出血;特别是秋冬季,天气一干燥,孩子的鼻子更是成了碰不起的“沙鼻子”。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这块区域的毛细血管又会慢慢退化,直至10岁以后,“沙鼻子”基本可以不治而愈。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出鼻血量大且次数频繁,就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尽管孩子出鼻血的位置大多相同,但原因却各有不同。
宝宝鼻子出血的原因:
感冒:因为感冒会使得鼻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刺激鼻腔内部的黏膜血管、鼻黏膜发生充血、肿胀,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鼻黏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这也是宝宝出鼻血最常见的原因。
创伤:孩子出于好奇或难受,喜欢挖鼻子,或将其他东西插入鼻腔,容易引起鼻腔局部黏膜出血;另外,在剧烈外力的冲击下,鼻黏膜下的血管也会破裂、出血。
刺激和环境湿度:如果你的房间非常干燥,特别是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鼻腔内的毛细血管也会因为过于干燥而破裂,导致流血;如果孩子经常接触有毒的烟雾,也可能引起鼻出血;患任何慢性疾病的儿童,或吸氧或服用其他药物的儿童,其鼻黏膜也可能很干燥,有时会发生出血。
异常生长组织:鼻腔中生长的任何异常组织均可以引起出血,尽管大多数是良性的(息肉不是癌),通常也需要治疗。
药物因素:甚至是最常用的消淡药--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机制改变也足以导致鼻出血。
宝宝鼻出血的治疗措施:
1、平复好孩子的恐慌情绪。宝宝鼻出血要保持平静,过度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加大出血量,所以爸爸妈妈要好好安抚孩子。
2、保持正确体位。很多父母惯用的方法是让孩子仰面躺下,或向后仰头,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坐下或躺下,将头部稍微向前倾斜,如果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轻拍鼻子。
3、让孩子用嘴呼吸,压迫止血。父母用拇指和其他指头捏住孩子的鼻翼两侧,保持10分钟,如果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可以自己做。操作过程中不要松手,并观察出血有没有停止。10分钟以后松手并等待,让孩子保持安静,如果出血没有停止,重复第三步;如果经过10分钟压迫以后,出血仍然没有停止,就要到最近的急诊室就诊。
4、情况严重,及时送医院。如果过了30分钟鼻血还未止住,孩子面色苍白、出汗,或者没有反应,请立即送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