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1-3个月的宝宝的营养有哪些要求?如何做才保证宝宝的营养充沛?下现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科学育儿,打造强健体骼的宝宝!
问: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喂奶量应该如何增加?
答: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第1个月内,每次喂奶90-120毫升就足够了。以后每过一个月每次喂奶增加30毫升,也就是第2个月时每次喂奶120-150毫升,第3个月时增加到每次喂奶150-180毫升。宝宝4个月大时,他每天的吃奶量将达到900毫升,一般来说,这足以满足他的营养需要。当你熟悉了宝宝发出的饥饿信号和需要时,就可以按照他的需要调整喂养计划。
问:等到宝宝哭了再喂奶,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妥当?
答:宝宝饿了就会哭,但是你不能等到宝宝哭了才给他喂奶。随着你对宝宝逐渐熟悉,就会逐步掌握他饥饿时的表现,提前作好准备,加热奶并喂给他,而不是等到他饿得嚎啕大哭时才喂奶。宝宝大声哭时已是饥饿的晚期表现,这时再给他喂奶,就得在喂奶之前先让他安静下来,这将是件很麻烦的事儿。母乳喂养的妈妈必须充分了解宝宝在饥饿时出现的种种轻微变化。如果宝宝情绪不安宁、哭闹、吮吸指头,你最好考虑每次再增加些喂奶量,如果宝宝仍不满意,就还得增加。
特别提示:饥饿的信号
宝宝用力吮吸舌头,嘴巴发出声音,张开嘴寻找东西,把手放在脸上,或是把胖胖的手指放到嘴里,这说明他饿了。如果他吃完奶后仍然咂嘴唇、寻找乳头、把手指放进嘴里、面部表情出现变化,或吮吸其他物品时,说明他仍然饥饿。
问:怎样知道宝宝吃饱了?
答:通常情况下,宝宝在几次猛烈地吸吮后,你还可以听见吞咽的声音。如果他把头转开,或紧闭双唇,或不吮吸乳头,就说明他已经吃饱了。即便没吃饱,如果宝宝吃不下去了,你也得停止喂奶。此外,根据宝宝排尿的次数也能判断他是否吃饱了,如果喂养合适,他每天会排尿6-8次以上。如果他饿了,看到乳房或奶瓶会很高兴,甚至会挥动胖胖的双手、踢脚、身子前倾向着你微笑。如果他不饿,就会紧闭嘴巴、扭转头,或是睡着了。
让宝宝吃饱了有两层意义:一是不能让宝宝饿着,这样会影响他的生长。二是避免过度喂养,一旦出现吃饱了的信号,就不必再强求,过度喂养会导致宝宝的体重快速增加,会为他超重或肥胖埋下隐患。
问:为什么会发生呛奶?
答:发生呛奶的常见原因与吃奶时速度太快或过度喂养有关,一般来说,吃得多、长得快的宝宝出现这一情况比较多。婴儿的胃容量太小,或食道、贲门发育不成熟,无法紧闭,以致奶水逆流回食道是原因之一。宝宝吃奶时正在吸气,奶水误入气管,会引起连续呛咳等不适反应,并把奶吐出来。此外,喂奶的姿势不正确,奶水直接进入了宝宝的呼吸道,奶嘴孔洞太大,宝宝来不及吞咽,多余的奶水进入了气管等等,也都是常见的原因。推荐阅读:宝宝在吃奶期间可以用化妆品吗?
问:发生呛奶时如何紧急处理?
答:如果宝宝是平躺时呛奶,要迅速将他的脸部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的东西流入咽喉及气管,此时切忌慌张和手忙脚乱。随后,要用手帕或毛巾卷在手指上,深入宝宝口腔内,甚至深入到咽喉处,将里面的奶水、奶块迅速清理出来。紧急情况下,家长可以直接对着他的口鼻,用力吸出异物。如发现宝宝没有了呼吸或脸色变暗时,就可能是吐出物已经进入气管了,应该马上让宝宝趴在你的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直到他咳出来、脸色转红、呼吸平稳为止。
问:如何处理呃逆?
答:宝宝在哺乳期间出现呃逆,就会变得烦躁和哭闹不安,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应对为好。此时,可以试着改变喂奶的姿势,改变一下宝宝的位置,使他放松并让胃内的气体释放出来,等到他呃逆停止时再重新开始哺乳。如果呃逆持续时间较长,可以给他喝些水来缓解。对于经常呃逆的宝宝,最好在他安静或明显饥饿时再喂奶,这样做可以减少哺乳期间呃逆的发生。
来源 孕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