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的内心世界里,总有些东西让他们感到害怕,宝宝对某些事物产生惧怕,是因为在成长的某个过程中受到了刺激,而这些刺激也会一辈子伴随着宝宝。这些让宝宝产生惧怕的心理,家长们应给予重视。为了促进宝宝良好的发展行为,如何降低宝宝恐惧的心理,是值得家长们重视的。
宝宝何以产生惧怕的心理:
1、宝宝的某些经历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宝宝在幼小时受到过某方面的刺激,那么等他长大后碰到类似的事情也会产生幼小心理的阴影,继而感到害怕。例如:孩子曾经被一只黑狗咬过,那么他以后看到黑狗就会感到害怕,也许还会怕黑狗而害怕所有的狗,甚至是所有的四肢动物,这些都是心理泛华所造成的。
2、宝宝因欠生活经验
黑夜的恐惧感,有些人先天所形成的,而有些是后天造成的。当黑夜降临,宝宝由于知识有限,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失去亲人是什么滋味,就按照这自己的想法去解释黑暗和死亡,因此而产生惧怕的心理。
3、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
宝宝会因为看到或听到旁人的恐惧而产生自己的恐惧。例如:看到有人见到蛇会产生害怕的,因此宝宝以后见到蛇也会大叫大喊;宝宝听了妖魔鬼怪的故事,看了带有惊悚、恐怖的画面时,由于大人没有及时给孩子讲明这方面的知识,致使宝宝因此而产生了内心的恐惧。
家长在教育宝宝时,应注意使用类似“害怕”的这种词,因为孩子不会分辨真假,很容易就被吓到。不要用虚无的东西去吓唬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多给宝宝些鼓励,尽量地去培养他的勇气跟力量,但也要让宝宝认识到某件事所具有的危险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