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有责任心的好品质?

来源:未知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点,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石。责任心是孩子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人格品质。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事情敢于负责,主动负责。

    孩子缺乏责任心,就会在言行中表现出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现象。常会听家长抱怨,自己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却连给自己倒杯水都不乐意。爸爸在关心,照顾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培养他的责任心。

  责任心无法天生,只能靠后天培养。爸爸要从生活点滴中,将责任意识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对生活负责,对所在的集体、社会负责。

  一、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独立负责

  爸爸平时多给孩子一些独立任务,让孩子独自去完成,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给孩子独立的任务,就是在锻炼他对事情负责,认真的态度。一件事情如果是共同完成,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把责任推给家长。责任心要从小开始培养,给孩子独立的任务是锻炼他责任心的好机会。爸爸有意识地多布置一些,孩子的责任心会渐渐增强,能够对自己的事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二、让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

  做事情有始有终,就是负责任。孩子好奇心强,好玩、好动,随意性很强,往往做事虎头蛇尾,有头尤尾。爸爸交给孩子的事情哪怕很小,也要督促孩子有头有尾的完成。

  在小事上有始有终,也能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做事情时一遇到挫折就想放弃,虎头蛇尾的,如何能做好一件事情呢?爸爸要做个督促者,任何事情只要孩子上手了,就要鼓励,督促他认真完成。

  孩子一旦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爸爸不用督促,他也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到底。有始有终还培养了孩子的耐性,让孩子学会忍耐,坚持。

  三、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担忧,难处

  父母只有让孩子理解了自己,他才能对父母产生责任心。爸爸要时常将生活、工作中的担忧,难处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理解。孩子只有理解厂父母,才会明白自己对父母有赡养,关爱的义务。

  爸爸在为孩子奉献关爱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忧虑,难处。孩子对父母的责任心,就是从这些方面获得的。爸爸不能一味溺爱,包办,让孩子认为爸爸干这些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特别。孩子一旦认为,自己收获的父爱是理所当然的,就会更加自私自利,不知感恩。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合作意识?
下一篇: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人的必备常识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