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肝炎的妇女如何对待妊娠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育龄妇女必须避孕,持肝炎痊愈后至少半年,最好2年后怀孕。若已怀孕,孕早期以做人工流产为宜。怀孕中、晚期一般不主张终止妊娠,因为手术、麻醉均可增加肝脏负担,应立即到条件好的医院进行保肝治疗,由产科和传染科医生共同监护。但在各种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进展时,也应考虑终止妊娠。
预防措施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在围生期的传播、对控制肝炎流行有重要意义。
-
提高保健意识 肝炎流行地区的孕妇应注意加强营养,按孕期营养标准进食强体质,减少及杜绝对肝炎病毒的易患性。
-
加强围生期保健 重视孕期监护,怀孕早、中及晚期反复检查肝炎病毒抗原抗体
-
系统,提高肝炎病毒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
-
乙肝免疫预防。 目前世界各国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相关抗原(HBeAg)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多采用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相结合的方法,以切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
主动免疫。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7天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每次30微克。
-
被动免疫。 新生儿出生后立刻肌肉注射或24小时内肌肉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5毫升,出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注射O.16毫升,用于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或-)孕妇所生婴儿。
-
联合注射。 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O.5毫升,于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0.5毫升(10微克)与HBIG同时或出生后7日内另侧肌肉注射。此后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保护率85%~93%),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
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
积极进行护肝治疗。注意休息,保证营养,补充蛋白质、葡萄糖及维生素B、生秦c、维生素K1,遵医嘱选用护肝药物。孕期密切监护,警惕病情恶化。
-
用药要谨慎。避免应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四环轰、镇静药及******。
-
预防感染。产时严格消毒,并用广谱抗生素,因感染可诱发肝性脑病甚至直接致死。
-
防止产后出血。观察凝血功能变化,早发现异常早治疗,以免发生不易控制的出血。
-
产褥期。严密观察病情及肝功能变化,给予积极治疗,防止转为慢性,产妇不应哺乳,以防母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