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阅卷老师:
阅卷时间太短
考试作文只能随大流慎创新
对老师们普遍反映的“考试指挥棒”对作文的影响问题,记者也采访了部分曾参与过中考、高考阅卷的语文老师。
四川省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李文华告诉记者,作为曾多次参与中考阅卷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握“应试作文”与“性情作文”的平衡仍然是一件难事。 李坦言,虽然平常自己很提倡孩子们写出真性情,但在考试前,也不得不让学生们“求大同、随大流、慎创新”。“老师普遍要在3天之内阅完几万份卷子,文字平平、结构平平的作文自然要吃亏。”
当然,在操作层面的改进也不是没有。李介绍说,此前成都曾尝试让两个阅卷老师共阅一份试卷。“两个老师一前一后阅卷,看后分别打分,最终学生的分数由两个分数求平均值。”但最终因工作量太大,阅卷时间太长而被迫取消。
曾参加过高考阅卷的四川省中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陈文汉也认为,考试这根指挥棒确实让老师的作文教学“偏离了本色”。他以前在石室中学教书的时候,也告诉过他的学生考试作文要“多求同,少求异”,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具备一定的结构形式。因为“参加过高考阅卷的人都知道,那么快的速度,一定的结构和形式是吸引老师目光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