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我是“人来疯”

来源:未知

妈妈说我是“人来疯”

    欢欢小时候是典型的“人来疯”。家里来客人了,他会把自已所有的书全拿出来摆在地上,或者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

    那时,家里有一座三人长的沙发,我们和客人坐在沙发上说话,欢欢会让客人躲开,因为他要“跳远”,即站在沙发上从这头跳到那头。有时用力过猛,一下子从沙发上掉下来:脸磕破了,腿也摔伤了,就连客人都被吓得不好意思再坐下去了。

    欢欢的爸爸对他的这种“恶习”深恶痛绝,总是大声呵斥他,但他不长记性,下次客人来了还是照样。越不让他“表演”,他就越是要“表演”。而我对他的这种“恶习”反倒没有大惊小怪,有时还和客人一同欣赏他的“勇敢”。几次过后,他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反而不再“疯”了。

不少爸爸妈妈都感觉到,一旦家里来了客人,宝宝总是特别兴奋,不像平日那样听话,而且人前人后还会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怎么也不听管教。人来疯的宝宝,比一般宝宝更喜欢热闹,遇到有客人到家做客,又说又笑,要这要那,主客都得困着他转,很多时候让爸爸妈妈烦不胜烦。于是,爸爸妈妈通常是训斥、驱逐。

其实,人来疯的宝宝可能更聪明。因为人来疯的宝宝本身有许多优点:他们比较活泼,他们往往爱与人交往,并善于表现自己。

    人来疯的宝宝还比较善于学习,他们能从别人那儿发现自己好奇    的地方,了解自己不值的东西。有时,还要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

当然,人来疯的宝宝还存在缺点和不足,如喧宾夺主、妨碍大人交谈,有失礼貌等。因此,对这类宝宝的教育要从表扬入手,不仅要纠正他们的过分行为,还要教给他们怎样与别人交往的办法,不能只用训斥、驱逐来解决问题。

这时,爸爸妈妈不但要分析宝宝这种表现的原因,而且也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能搞洁宝宝“人来疯”的原因。就能设计一些对策,帮孩子表现得既有教养又不失活泼,同时,宝宝在与客人交流中也增强了交往能力。

内因:宝宝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在2—7岁这个年龄段,宝宝虽然已有初步的主客体区分能力,但是自我的认定还是主要来自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宝宝的思维还保持了幼儿自我中心的特点。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所以在客人到来的序幕中,宝宝往往演得非常出色。但是当大人们开始谈论自己的话题时,宝宝往往不能理解大人的需要。心想:凭什么说撤就让我撤了?另外一个主观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其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兴奋后不容易平静下来。

外因:客人到来是一种新感觉。在家庭中,如果宝宝总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注意的中心,当客人来到时,宝宝自然就觉得自己是中心。客人的到来,对宝宝也是新鲜的刺激,例如客人的表扬常常让爸爸妈妈感到高兴。宝宝能敏感地发现这种场景的互动,就会越发得意。再者,有时当大人开始谈自己的话题时,没有给宝宝明确的停止”疯”的提示。

上一篇:我要去找妈妈——离开妈妈就不安
下一篇:宝宝的睡眠时间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