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排解孩子的心理恐惧
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的妈妈以为总算可以闭眼休息了,可聪聪就像算准了时间似的,又开始哭起来,像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一直扯着嗓子猛哭。妈妈怎么哄也没有用,喂奶、小便、喝水、唱歌等都试过了,都没有用。刚开始的时候,妈妈以为他是因为生病了,于是他哭闹得厉害的时候就会带他到医院看病,可是,医生都说没有问题。妈妈很奇怪,白天还玩得好好的,怎么晚上跟变了个人似的。聪聪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专家提示
有的孩子在晚上的时候会毫无原因地哭个不停,白天开开心心地玩,可是天一黑,便开始哭起来,任凭你逗他、哄他、喂奶、换尿布等统统试一遍,孩子还是止不住地大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每天晚上这样无休止的啼哭呢?
可能是身体方面的原因,例如:婴儿肠绞痛,这种疾病常见于1—4个月左右大的孩子。患上婴儿肠绞痛的孩子会出现晚上无故啼哭的症状。另外,因感冒而引起的扁桃体发炎,周岁生日前的孩子容易患上这样的疾病,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因患中耳炎而感到耳朵疼痛、因遗传性过敏症或湿疹又痛又痒而无法入睡等都会让孩子一直哭闹。这个时候啼哭就是疾病的信号。如果感觉孩子的哭声与平时不同,爸爸妈妈首先要观察孩子身体是否出 现了问题,原因不明的话,一定要看医生。
可能跟孩子的气质有关。性情乖僻的孩子也会经常哭,而且每次都哭得死去活来。
如果不是以上几种原因,那么孩子哭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恐惧心理。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出生6个月左右时会感到害怕,也就是能体会到“恐惧”。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环境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会感到害怕。如,搬到陌生环境、突然的巨响,被强光照射、看见陌生人或被陌生人拥抱等情况。
如果核子身体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爸爸妈妈的养育方法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一到晚上孩子就特别爱哭的话,可能是因为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心理。妈妈在遇到孩子因为恐惧心理而哭闹时,应立即帮助孩子排解这样的心理。
妈妈可以抱起孩子及时给予安慰。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孩子才会安心,并一点点地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
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妈妈在孩子哭的时候,会觉得烦躁。有时候会用严厉的语言训斥孩子,如“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能不哭吗”、“再哭就到奶奶那边去”等,这样的做法只会 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妈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育儿心态。
不要让孩子养成在夜里吃奶、玩耍的习惯。有的妈妈会在孩子夜里哭的时候,即使不饿的情况下也给孩子喂奶,或像白天一样和他玩耍,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
妈妈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如果孩子身体虚弱,恐惧心理会更强烈。此外,天生敏感气质的孩子,即便周围环境发生细微变化也会感到很害怕。气质温顺、性格开朗的孩子相比敏感的孩子情绪上更为稳定,恐惧感较弱,并能快速从恐惧感中走出来。因此,妈妈可以通过让孩子尽情玩耍,来让孩子身体健康、性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