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已经度过了第一个生日,不再是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了,他的食品清单上有了更多新鲜的、从来没有尝试过的美味。贪吃宝宝们迎来了美食的新天地,积食也许就要前来“拜访”了。你家的宝宝是不是也面临过积食的困扰?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宝宝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呢?
积食,也叫食积、食滞,大多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宝宝的消化功能,从而使食物停滞于胃肠,损伤脾胃功能,而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一般来说,容易积食的宝宝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常见问题1:吃得过多
这类宝宝永远不用父母操心吃饭问题,从不挑食,无论正餐、零食、米饭、蔬菜,来者不拒。宝宝爱吃饭虽然是好事,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吃东西容易没有节制,吃撑了也不会表达,如果饭桌上正好有他们最爱吃的菜,会吃得更多。父母尤其是老人生怕亏待了宝宝,宝宝想吃多少就给多少,觉得胖宝宝惹人爱,身体也好。由于食量大、食欲好,父母往往引以为豪,经常向朋友炫耀:“我家宝宝刚1岁,就已经能吃一小碗面条啦!”可是,宝宝的肠胃还很娇嫩,消化功能比父母想象的要弱很多,他们根本不能把吃掉的那么多东西完全消化掉,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积食。
常见问题2:过早吃成人饭菜
有些父母图省事,不愿意每顿都给宝宝单独做饭,或者经常带宝宝去餐馆,宝宝吃的全都是成人的饭菜。但是宝宝的消化能力远不如成人,1岁的时候,牙也只长了8颗左右,咀嚼能力也差,经常是囫囵吞枣式的进食,食物并没有经过完全的牙齿的咀嚼和研磨,不利于胃肠消化,很容易引起积食。
常见问题1:生病期间照吃不误
有的宝宝虽然生病了,但是食欲没有受到太多影响,饭量和平时相差无几。父母看到宝宝能吃,心里高兴,也就随他吃了。然而在生病期间,身体的消化功能会有所减退,即使平时的饭量也会为肠胃带来负担,消化不了,就成为了积食的隐患。
常见问题2:认为多吃饭病才好得快
宝宝生病了,身体不舒服,食欲也不好,可是父母却认为,只有多吃饭,身体才能有力气赶走病菌,于是哄着、骗着宝宝吃下一些肥甘厚味的食物。其实,生病期间食欲稍有减退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使用一些抗生素等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胃肠不适,硬逼着宝宝吃下不想吃的饭菜,只能让他的肠胃 消化功能“罢工”,也就是开始积食了。
如果你发现宝宝有以下的表现,就要小心宝宝是否积食了。
突然有几天,宝宝的食量大增,比平时吃得多,似乎怎么都吃不够。
大吃几天之后,突然不爱吃东西,明显食欲不振,又没有患其他疾病。
舌苔厚重,口气有酸腐味道。
排便不规律,伴有大便干燥。
手心、脚心发热,双颊发红。
睡觉时不安稳,尤其是夜间,不停地翻滚,有时还会磨牙。
如果宝宝积食比较严重,还有可能发低烧、精神萎靡、腹胀腹痛甚至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