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的原因主要是由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疾病等几个方面组成的,而家长不良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是很多肥胖儿的间接原因。对于婴儿期出现的肥胖儿,更多的是饮食结构、遗传、疾病等方面造成的,运动和心理的影响相对少一些。
遗传因素
肥胖儿常常有明显的家族史。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其子女的可能性为70%~80%;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人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40%~50%。这种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因为父母的饮食、生活习惯将对子女产生直接的影响。
饮食不合理
肥胖儿大多都有进食过多、运动不足的特点。他们往往喜欢吃、吃得多又快。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运动去消耗多余的热量和脂肪,喜静不喜动。
疾病原因
肥胖儿绝大多数(约占95~97%)是由于多食少运动而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只有极少数(约占3%~5%)是由于内分泌、脑及遗传性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肥胖儿的对策
首先,新爸爸新妈妈们要对肥胖儿的危害有一定了解,正常的育儿理念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充分估量到肥胖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危害。目前,对肥胖儿的治疗主要以饮食控制为主,体育锻炼和心理治疗为辅,原则上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更别说各类减肥药。
饮食调理
肥胖儿限制饮食的原则是:应在照顾宝宝营养需要、保证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开始控制饮食时,不能使孩子的体重急剧减少,而应以体重不增加为目标。以后,再逐渐按年龄、身高的平均体重来减少热量。肥胖儿的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或正常)脂肪食物为宜。
也就是说,多吃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类等,少吃含脂肪含糖多的食物如动物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食。在脂肪总量中,动物脂肪不宜超过1/3。
运动辅助
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日常运动,比如翻滚、爬行、跳跃、被动操等运动,如果宝宝不愿意时不可勉强。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不可急于求成;同时也要坚持长期的锻炼,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是不会有效果的。
提醒: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暂时不适用婴儿期的肥胖儿。
建立体重档案
新爸爸新妈妈可以选择为中度肥胖儿和重度肥胖儿建立体重测量档案,每月测身高体重一次,然后写档案小结,通过记录可以清楚地呈现宝宝控制体重的过程,也能更好地提高父母对控制孩子体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