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1岁前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来源:未知

婴儿1岁前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婴儿刚出生的第一年中通常会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包括长牙期、睡眠颠倒期、厌奶期、打完预防针期。每个特殊时期都可能造成婴儿的不适和妈妈的烦恼。

长牙期

妈妈发现婴儿流口水比以前频繁了,婴儿常常将手指或整只手放入口中吸吮,或将抓到的东西放入口中咬,这时婴儿可能正面临“长牙期”。大多数的婴儿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牙。婴儿在长牙期除了会发生以上情况,在情绪上也会变得比较暴躁、不易安抚,常常哭闹不安。

应对方法:   

◆清洁为本

如果喂食以后,发现婴儿牙齿和牙龈有食物残渣,妈妈可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手帕,将婴儿的牙龈清洗干净。

因为婴儿的牙龈非常娇嫩,妈妈在清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轻柔。到了长牙的后期,可以使用牙刷刷牙,并注意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以免伤害婴儿的牙龈。

◆给婴儿一些磨牙的东西

在长牙时期,婴儿会喜欢咬硬的东西,父母可以为他准备固齿器,也可将胡萝卜、苹果或其他稍有硬度的蔬果切成条状,让婴儿咬。但妈妈要小心不要让婴儿咬太多而被噎了。

◆按摩婴儿牙床

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婴儿的牙肉,让婴儿觉得较舒适。

◆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

如果婴儿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可以为婴儿准备一些冰冻、柔软的食物,如布丁、起司等。

◆适时的呵护与关怀

刚开始长牙期间,婴儿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及关怀,适时的呵护与关怀可缓和婴儿的情绪,让婴儿感觉温暖与舒适。

◆定期作牙齿检查

父母应该在婴儿长牙时期(约6个月~12个月)带婴儿到医院牙科检查牙齿,了解婴儿长牙的情况,向医生请教如何保护婴儿的牙齿。

睡眠颠倒期

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一样吗

此时期的婴儿除了洗澡、喝奶,就是睡觉。但是并不是每个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都一样。

初生婴儿由于刚刚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加上睡眠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因而会有日夜睡眠颠倒的情况产生。

应对方法:

★先看看婴儿是否吃饱了、尿布是否干爽、身体是否有不适,再进行婴儿睡眠调整计划。

★为婴儿制订生活作息表,并确实执行。

★白天尽量让婴儿玩耍,减少午睡的时间,或不要让婴儿太晚睡午觉。

★沐浴时间最好改在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使婴儿放松心情,易于入睡。

★调整婴儿喝奶的时间。方法是将婴儿睡前的奶量增加;半夜婴儿吵着要喝奶时,可以用白开水代替牛奶,慢慢戒掉婴儿半夜喝奶的习惯;增加睡前最后一次牛奶的浓度。

厌奶期

婴儿厌奶的现象普遍发生在六个月之后,甚至有的婴儿在四个月左右便有厌奶现象。原因之一是婴儿逐渐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而对“吃”分心。另外,四个月之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很可能会“喜新厌旧”,变得不再钟情于牛奶。

厌奶并非就代表营养不良。如果婴儿的成长曲线属于正常,且活动力一如往昔,无其他异常现象发生,那么这种情形通常持续几天后即恢复正常,父母无须过于担忧。如果婴儿食欲持续不振,且出现活动力变差的情形,则有必要观察是否有其他的生理疾病。

应对方法:

◆不宜随意更换牛奶

如果婴儿平时所喝的牛奶口味忽然被调换了,也容易引起婴儿拒绝喝奶。所以当妈妈考虑为婴儿换奶时,须采用渐进式的添加方式(每天半匙添加新奶粉,直至全部更换为止)。

◆了解原因,补充需求

如果婴儿发生厌奶是因为生病了,那就必须先依症状的不同给予适当的食物。如便秘影响婴儿的食欲,导致他无法专心喝奶,这时可试着多给婴儿吃些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改善便秘的症状。

◆提供营养足够的替代品

婴儿不喜欢喝富含钙质的牛奶,父母可提供其他含钙的食物替代品,如小鱼干糜、骨头汤等用来补充牛奶的不足。

◆给婴儿安静的吃奶环境

婴儿容易因分心而忘记吃奶。如果四周不断有人走动或有嘈杂声,容易分散婴儿的注意力,因而忘记喝奶这件事。给婴儿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留意奶嘴的设计

有的婴儿厌奶可能是因为奶嘴的口径太小,不容易吸吮,无法顺利喝奶。测试奶嘴口径的方式是:把奶瓶倒过来,标准口径奶嘴的牛奶会成水滴状陆续滴出,奶水滴得太快或太慢都容易造成婴儿的不适感,引起厌奶。

打完预防针:婴儿出生24小时后就必须接受预防疫苗注射。婴儿注射疫苗后的居家照顾不可忽视。各种疫苗注射后都可能发生轻微的副作用:轻微发烧、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发红、结硬块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退、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异常情况,妈妈都无须担忧。

应对方法:

打完预防针后可照常洗澡,但不要马上洗澡。

注射部位如果出现红肿,可冰敷以减缓症状。

打完预防针后一定要让婴儿多喝水。

上一篇:3个月大婴儿发育特征
下一篇:新生儿的呼吸与体温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