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有本《礼记内侧》,是最早记录月子的书籍,称坐月子为“月内”,是产后必须进行的仪式性行为。可见,孕妇产后坐月子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可随着社会的进步,资讯的丰富,我们发现,西方国家的女性往往没有坐月子的传统,尽管如此,她们仍身体健康,这不禁令人疑惑:东西方女性体质就有那么大的差异吗?
在中国,孕妇生产完后就会有一个月的修养期,俗称坐月子,在这一个月里,孕妇大都被进行特殊照顾,不能洗澡洗头,不能吹风,不要外出,有条件的还会去月子中心进行全面的调养与照顾,还有就是吃一顿顿的月子营养餐。在西方,如果是顺产,妈妈们一天之内就可以回家,回家之后也没有什么饮食、起居的特别的禁忌。如果是剖腹产,也只是稍在医院观察,身体没有问题就可出院。照成两个地区孕妇的差异主要有:身体营养架构不同、文化差异。
西方饮食结构主要是以蛋白质为主,比如说,他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食用有优质蛋白的牛肉,海鲜、贝类以及奶酪,橄榄油等。而中国的主食是米饭、面食、包子都是偏重于碳水化合物。西方饮食营养注重均衡,而中国饮食则相较单一,这就照成中、西方孕妇的身体素质差异。即西方孕妇在生产后能很好的恢复,中国孕妇则要在坐月子期间对虚弱的身体进行较长时间的调养。
中、西文化差异也是关键,西方女性注重运动健身,从孩童事情开始,西方父母便开始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所以西方女性往往比中国女性较强壮,身体素质也比较好。而中国则较注重孩子的教育,经常参加锻炼的女性只占少数,她们大多时间都用来应付学习,升学及功课的压力使她们没有很多时间来运动。
难道,西方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比较好吗?其实不然,有资料显示,西方女性在步入中年后患妇科病的几率比我国女性高,尤其是患乳腺癌。中国传统中医讲究养身为主,延绵五千年的文化没有被历史的洪流吞没一直存在至今,它身上的精华部分是它存在的意义。坐月子是妈妈恢复整个生殖系统的过程,所以,在此期间还是需要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