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
新生儿宝宝发育:自然脱落的软毛
许多宝宝在出生时身上都长了许多细长的软毛,这是非常正常的。父母不要因此而惊慌,这些软毛随着宝宝的生长,几周后就会自然脱落。
延长夜间哺喂的时间
晚上哺喂是件很辛苦的事,所以,母亲要使晚上哺喂宝宝的时间间隔比白天延长一些,傍晚睡前或者晚上喂宝宝时,每次让宝宝吃饱些就可以延长间隔时间。开始宝宝会按照惯性醒来并要吃奶、只要母亲注意一步步延长间隔时间,晚上喂养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常见的“马牙”现象
在新生儿牙龄边缘或上腭,常可见到一些黄白色芝麻大小的疙瘩,俗称“马牙”,常现象,父母无须紧张,几个星期之后可自行消失。千万不要用针挑或用布擦“马牙”,以免擦破感染。
鹅口疮的防治
鹅口疮是一种霉菌引起的新生儿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宝宝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动腔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宝宝患这种病,主要是奶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新生儿口腔有鹅口疮,可用棉签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l 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l %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也可在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茵就不会生长了。此外,在每次喂奶前,应先将奶嘴洗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