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在对200多种童装(包括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的抽样检测中,有26种产品不合格;而在各省陆续通报的童装检测结果中,有30%左右童装没有达到合格标准。
童装上的甲醛、偶氮染料若超标
会对儿童身体造成危害
当满心期待的家长在童装专柜里为孩子挑选漂亮衣物时,即将给他们的并不是惊喜,而是隐藏其背后的健康危机。
近日在市场童装抽检中,多种衣服存在产品信息缺失、洗涤图示不规范、内外标签不一致等质量问题;儿童服装标注的纤维成分含量与实际不符;色牢度、pH值达不到规定要求;甲醛含量严重超标;使用禁用偶氮染料等。这些没有过到《技术规范》要求的童装,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多种影响和危害。
如禁用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并经活化作用改变人体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变。甲醛是已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甲醛吸入过量会使黏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导致皮炎。
人体的皮肤呈弱酸性,如果纺织品的pH值(A类的婴幼儿服装pH值限量是4.0~7.50与人体的皮肤相差太大,会破坏人体的平衡机理,使细菌容易侵入人体而造成伤害。要注意容易掉色的纺织品,若人体皮肤的表面长期积累着染料,也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各国都对童装的安全性
有严格的技术标准
童装一般泛指从出生到14周岁人群穿着的服装。其中,婴幼儿服装是指两周岁以内儿童穿的,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到危害的。一方面,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抵抗力低于成年人,易受到各类有害化学物质的影响和侵害。
因此,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其生活用品的设计和生产均有特殊要求。世界各国针对儿童服装的安全性问题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日本对婴幼儿服装中甲醛含量规定不得超过16 mg/kg,欧盟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还原释放出的禁用芳香胺总量不得超过20mg/kg等。我国对儿童服装安全性的规定主要是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涉及有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FZ/T81014-2008《婴幼儿服装》、GB/T22282-2008《纺织纤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等标准。GB18401-2003是所有纺织服装必须达到的国家强制性的最低技术指标,其中规定了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甲醛、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有害物质的技术要求。
为孩子选购贴身衣物
首选颜色较浅纯棉材料
选购婴幼儿服装时,首先要看其标志、标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18401-2003)的规定,吊牌上有没有明显的检测标准及检测是否合格;其次通过嗅觉判断其有没有异味或难闻的气味;在选购孩子的贴身衣物,应以浅色纯棉服装为主。
此外,还要注意服装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如儿童带帽服装使用的弹性绳索,拉伸后是否容易打到脸部和眼睛;配件如各种纽扣、铆钉、绳端件(如塑料吊钟)、标签和其他装饰件的缝制牢度等是否达到规定的拉力要求,因儿童的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去撕扯、啃咬这些小附件,脱落后误吞易造成窒息。儿童服装尽量不选择免烫、面料上有树脂涂层及含有金属辅料的,注意衣服在穿着之前要拿去洗涤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