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身体的体温都会稍稍的有差别。父母在幼儿护理保健期间,假如发现婴儿的体温比我们高,便会担心是不是发烧了?那么,婴儿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呢?体温达到多少就可以视为发烧呢?妈妈们了解吗?
为了能更好地呵护好宝宝,妈妈们就得全面了解关于婴儿的护理知识,婴儿的体温便是其中之一。下面,妈妈就来了解下吧!
婴儿的正常体温
正常婴儿的体温,即从肛门所测得是36.9℃~37.5℃。一般情况下,当婴儿的体温超过正常的体温1℃以上时,便可认为是发热。其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为低热,体温在39℃以上便是高热。如果是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的则可称为是长期发热。
通常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如:37.1℃若是腋下量的话,则肛温在37.7℃~38.1℃,则说明宝宝有一点低热。)
婴儿体温高就说明发烧吗?
有些父母发现宝宝的体温超过超过37℃时,便会认为是发低烧。其实宝宝的体温容易处于波动,例如:感染、环境及运动等方面的因素,都会使宝宝的体温发生变化。因此,孩子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如果宝宝的体温有短暂的波动,但是全身的状况良好,并没发生其他异常表现,父母就不必担心孩子是发烧。
一般而言,如果孩子的体温不会升的很高,多为37.5℃~38.0℃之间,父母可继续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假如宝宝吃奶后或者哭闹后体温稍高,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者是睡觉后再侧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