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咪的倦怠心理(2)

来源:


  类型2:工作比家庭重要型


  王林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从高考到工作,一切都很顺利。退职回家是无数次冲突后的无奈选择,因为王林的妈妈说如果王林30岁后还不要孩子她就回老家自己过,不再见她。王林一直很孝顺,为了妈妈的心愿她当了母亲。但是当全职太太并不是王林想要的生活,从孩子满月的那天开始,她就无法控制自己,她想念她的工作。


  心理解读:


  其实在王林的心中,事业远比家庭更重要。过于重视工作忽视家庭的人,其社会支持系统也不够完善。即使回到工作中,也更容易感到疲劳。


  止倦建议:


  事业和家庭是一个健康人正常发展的两只手。只有尽情享受家庭生活带来的快乐,给予家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享受着家庭幸福的人才会更有力量,工作才会更有成效。


  类型3:生活没有目标,随遇而安型


  小吴是一位普通职员,她信奉随遇而安。在她32岁的时候这个信念依然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她当上了妈咪。同学毕业十年聚会时,她发现原来班里最不起眼的女生已经是经理了。回到家里小吴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这样的暗淡无光,脸上的皱纹、雀斑、枯黄的头发……可是现在上班又能做什么?以她这样的年龄再去应聘普通职员都很难了。矛盾重重的小吴越来越没有精神。


  心理解读:


  有很多人是在懵懵懂懂中踏入社会的,在稀里糊涂时迈出了第一步。由于没有明确的前进目标,当受到外界的对比冲击后,很多人会像小吴一样开始失落,对自己的状态产生不满。产生挫败感,心理压力增加。


  止倦建议:


  为自己做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自身条件、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规划,清楚地知道目标是什么。这样,你选择的每一步都是通往目标的必经之路,在面对考验,挫折时你的心态才会更平和,心理的承受能力更强。


  类型4:否定自我,给自己双重打击型


  阿玲是她们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她上学那天,全村人都敲锣打鼓欢送她。这场面很多次让她掉泪,那是她最骄傲的一刻。在以后的日子里,阿玲再也没有那样的感觉了。她普通的外表、不标准的普通话、不时尚的衣着、甚至生了小孩后发胖的体形,这一切都是她自卑的理由。与人发生口角,她总是习惯把所有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总是反复地检讨自己。她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总是在深夜对自己说:“我去上班算了,上了班也许会好一点。”


  心理解读:


  自我否定往往会遭受双重挫败。人类的任何一种情绪都是自然的反应,本身没有任何不好的含义,该愤怒的时候就愤怒,伤心的时候就哭出来,让情绪有发泄的出口。


  止倦建议:


  遭遇负面情绪是一生中最普遍的事情,请记住接纳自己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会受到别人喜爱。


  做了妈咪后,各人有很大不同。有人意气风发、有人愁眉苦脸,相信每个妈咪都曾经困扰过,其实无论怎样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做个精神有型有款的妈咪,心情愉快是根本。


  心理疏导小贴士:


  1. 当你的情绪爆发之前,最好找个合理的宣泄方式舒解一下——如运动、卡拉OK、或立刻转身做几个深呼吸,在心平气和以后再与你的家人沟通。


  2. 窗明几净的家居环境,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或者是你喜欢的卡通玩具造型、小动物都能使你的心情不那么郁闷。

上一篇:如何预防“产夫忧郁症”心理
下一篇:准妈妈最需要呵护心理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